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国产电影中的“底层”逐渐与喜剧结合并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向。底层和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有着内在联系,作为“沉默的大多数”处于意识形态和经济链条最末端,它们是失去话语权的个体,一部分新生代青年导演在电影中凸显底层,并逐渐喜剧化的表述底层,时代忧患和底层现实使这些底层喜剧电影悲喜结合,这成为当下表达底层的一种新的电影现象。随着观众消费意识的逐渐兴起,电影创作者在阐释底层的同时立足于国内新经济条件下满足观众口味,这使得底层喜剧电影演变和发展,不仅在外部受到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商业主流意识形态和作者意识形态的制约和渗透,同时电影自身的故事情节、叙事特色、美学形态和影像风格也在相应做出调整和变化,以适应新世纪以来中国消费社会的兴起。新世纪以来国产底层喜剧是电影作者在个体言说与社会矛盾、个性表达和观众接受、艺术审美和票房收入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是作者自身面对市场化与艺术表达的一种平衡和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