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要求以往过于注重评价的甄别、选拔人才功能的传统评价形式必须向注重反馈、激励、导向作用的新型评价体系过渡转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符合新课标对评价要求的新的评价形式不断被提出,而过程性评价正是其中的一种。相对于终结性、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更尊重学生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更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进行评价,它强调教学的主体即学习的主体——学生去主动参与评价,更倡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帮助,就是让学生在评价和被评价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反省,与其他同学之间相互借鉴,从而达到自我价值建构,形成自我价值认同感,增强学习发展自主性的教育目的。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对已有的过程性评价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研究目的、意义、目标、方法、思路;第二部分为过程性评价及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理论概述,其中包括对过程性评价的涵义、特点、工具、进行流程、理论基础,初中化学课堂中运用实验教学方法的功能,过程性评价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契合性;第三部分为现行评价方式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及分析,通过访谈法和问卷法得到现行评价方式在初中化学实验中运用时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同时也为之后合理设计评价量表提供依据;第四部分为过程性评价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系统设计,由实验探究的七个环节得出评价维度是“实验知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探究过程”、“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探究结果”、“被评价者对待实验的态度”、“被评价者小组表现情况”,在制订出的评价维度的基础上再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化学实验的相关要求,继续制订过程性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将自评、互评、师评三种评价形式有机结合,从而设计出评价量表的基础模板及设定出相关的细则;第五部分为过程性评价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教学设计,将第四部分设计出的评价量表基础模板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粗盐中难溶杂质去除”这两个具体的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相结合,设计出可供一线教师使用评价量表和参考的教学案例,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量表的样例分析;第六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随着中国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其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社会、学校、家庭的观念改变都为过程性评价的实际运用提供了可能性,但由于目前国内外对过程性评价的研究基本都只停留在理论概述阶段,怎样真正用于教学中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探讨。因此本文研究的方向即研究目的是如何将过程性评价运用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去,通过解决“如何制定较为公平客观的评价标准?”“如何选取较为合理的评价内容?”“如何设计出能实际操作的评价量表?”“如何将过程性评价嵌入实际课程中?”“如何分析、利用收集到的评价信息?”这五个问题,对于想要尝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过程性评价的一线教师来说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若想使过程性评价真正发挥出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多元智能的发展的功能,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更多的实际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探索后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