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来到城市打工谋生,形成了数量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群体。他们的子女跟随他们来到城市,这些孩子接受公平教育的问题就成了一个引人关注的民生问题。随着党和国家的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这从国家层面上保证了他们能接受到常规的义务教育,因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因素的影响、从小习惯养成、父母亲的综合素质、教材差异等因素,造成了一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习惯和成绩都不能让人满意。从学校的层面来说,通过教育实践,归纳和总结已有的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来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培养良好的个性和优异的文化成绩,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是对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的最好体现,也是学校获得良性发展的立足点。随着南京市接收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对他们的有效管理,对确保他们接受优质的教育,促进他们的成长具有长远的意义。本文以南京市城郊C初中为研究个案,对C初中的教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其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系统分析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和习惯养成的现状并结合C初中的具体的实践措施形成理论化、系统化的研究。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提高公办学校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有效性,能够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接受优质的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取得优异的成绩,更好的融入所在城市和社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通过教育实践探索出符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特点的教育手段,制定符合学情和校情的规章制度,获得社会的认同,形成良性循环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情、更不是一个教师能够解决的,应该在学校内形成全员德育的理念,整合社会力量,加强家校联系,和他们的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努力探索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共同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