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不论是规模上还是结构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截止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在贸易总额达到如此规模的今天,调整产业结构,培养竞争优势,实现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首先分析了1990-2009年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的特点及变化趋势,然后根据1997-2007年这期间5年的投入产出表(包括17部门与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构建投入产出模型,分别计算得出这5年的进出口产品合理度指数并进行对比,再依据实证检验结果分析1997-2007这十年间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合理度的变动轨迹。之后根据上文的实证分析,提出优化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的对策与建议,认为政府应尽可能正确地选择特定的关键产业予以适当的政策支持,具体来说,政府决策要支持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的瓶颈产业的进口,支持国民经济系统中支柱产业的出口,同时还要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措施来使我国外贸商品结构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最后综合全文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即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的合理度得到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