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作为我国两项重要的反贫困政策,在农村反贫困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输血”,其目的是维持贫困人群的基本生计,扶贫开发政策是“造血”其目的是促进贫困人口自给自足、脱贫致富。两项制度相互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两项政策能否有效的衔接与联动,对于农村贫困人群的生存发展、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发展思想,确定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2010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扶贫办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标志着两项制度的有限衔接工作开始扩大推行。2011年12月,《中国农村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颁布,明确了将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与联动作为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的重要动力。2016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旨在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精准扶贫政策的衔接与联动更加常态化、机制化,最终形成政策合力,为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发展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也为两项制度进一步的衔接与联动指明了方向。本文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出发,首先对国内外两项制度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然后分析了云南省经济发展的贫困情况、贫困人口结构及主要特征以及云南省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发开政策实施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与联动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1.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深;2.识别机制不健全和动态管理难度大;3.“福利依赖”和“贫困陷阱”现象突出,受助人口退出难;4.困难群众从维持生活到实现发展的迫切要求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较大的挑战;5.资金保障压力加剧和资金统筹难度大,适用效益不充分的矛盾并存;6.基层力量薄弱影响了政策落实的效果和精准度;7.信息化建设滞后、数据质量有待提高。在剖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两项制度的衔接与联动的意见建议:1.尽快出台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的实施方案;2.优化完善农村低保工作,调高精准救助水平;3.高度规范和约束村居委会在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权限;4.尽可能的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纳入建档立卡范围;5.加强基层能力建设;6.加大社会力量在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参与度;7.强化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工作的专项审计。从而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为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些可能实现的路径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