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晶结构铁电材料的研究报导较少,尤其是非晶铁电材料的室温微光学性能的研究在国际上才是近年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系列低维掺杂铁电材料的制备及发光行为。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钛酸镧铋和钛酸锶钡薄膜,并对其发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钛酸镧铋退火温度在400℃,退火时间30分钟下生成的薄膜,激发波长在352-372nm范围内发出约480nm的可见光,并存在570nm的不确定发光峰。非晶钛酸锶钡在波长520~610 nm范围发出强烈的黄绿可见光。用液相法制备了直径约50nm的二氧化钛粉末,用X射线衍射仪测出其金红石相纯度为92.5%。对纳米二氧化钛/钛酸锶钡复合薄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在激发波长275~350 nm范围内发出467nm的荧光峰。复合薄膜保留了二氧化钛粉末的发光性能,但改变了非晶钛酸锶钡薄膜固有的发光性能,激发波长285nm时产生了528nm的宽发光锋。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直径约60nm的多孔氧化铝模板,对纳米多空氧化铝基钛酸锶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孔氧化铝在激发波长为373nm~420nm范围内发出约441.5nm和469nm处有两个发光峰,并且两个发光锋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70nm左右。通过多孔氧化铝的发光锋能够作为激发源激发钛酸锶钡的发光锋,使用多孔氧化铝基底,能使非晶钛酸锶钡572nm处发光波宽相对变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