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多经验性研究表明,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治理结构是否有效并合理.民营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而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对于我国民营企业具有更为重要的实际意义.文章首先从控制权、管理岗位和企业形态三个纬度讨论了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演进模式,并应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探讨了我国民营企业的两权分离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然后结合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的现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优化和改进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如何优化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指出内部产权清晰化和股权多元化是改革股权结构的两条途径;二是怎样选择和使用经营者,建议引入职业经理,强调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问题,并指出肯定职业经理的人力资本价值、权力真正下放和责权明确是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三是如何完善民营企业的约束、制衡机制,结合民营企业特有的家族化特征,从而提出应从弱化家族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当分散股权、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以及改革董事会、监事会几方面进行;四是探讨民营企业应该如何激励经营者,在此引入国外较为盛行的股权激励机制,由于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为非上市公司,因此建议采用虚拟股票期权、管理干股和期股三种方式,并强调设计股权激励机制时应注意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