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duo4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耕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第二次革命,其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投入人力多,经费开支大,矛盾纠纷调处难,是建国以来情况最复杂、难度最大、工作最为扎实有效的一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我国林业进入一个崭新发展时期,认真总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求新的发展对策,对于指导集体林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查阅文献、外业调查、综合分析的方法,回顾了陕西集体林权制度发展史,深入剖析了2007年以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陕西集体林业发展的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现有集体林地1.48亿亩,占省国土面积近一半,是耕地面积的2.4倍。集体林权经上世纪八十年代“林业三定”、九十年代“四荒地”治理及本世纪初改革尝试和这次改革,截止2010年底基本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全省14 809.5万亩集体林已全部完成外业勘界和确权工作。通过改革,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农民经营林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激发了林业生产活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和谐,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2)制约陕西集体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已从产权不明晰、经营体制机制不活转变为:分林到户后集体林防火、防虫难,农民林业生产资金投入少,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尚未全面建立,集体林权流转行为不规范,农民人工商品林采伐利用程序繁琐,股份制经营和大户承包需要进一步规范等。(3)促进陕西集体林业发展的对策:建立和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制度;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政策;规范林木林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建立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建立健全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加强社会化服务。
其他文献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基层有一批热爱农
前言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多种胃疾病,如急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消化性溃疡、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的
运动性骨疲劳作为骨代谢的一个研究分支,因其在疲劳性骨折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骨疲劳可能通过与日俱增的疲劳微损伤和过多的骨重建演变成疲劳性骨折,同时也
在世界民族中,英国显得非常特立独行,她最早开创了世界最先进的现代议会文明,而在其他国家争相效仿的时候,她却固执地保留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议会团体——贵族院。该议院长期保
文学的艺术形象被分为扁平与圆形两种是英国小说理论家福斯特提出来的。他在一部叫《小说面面观》的书中写道:“十七世纪时,扁平人物称为‘性格’人物,有时候人们把它叫做‘类型
本文以天门方言疑问句为研究对象,首次全面分析了天门方言疑问句中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文章不仅对疑问句的各类句式进行了详尽的静态描写,还从语法结构、语义内涵、语用意义
农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不仅解决了人们基本的衣、食、住、行等,还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原料供给。随着科技的进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是全世界普遍遵循并认同的发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城市与农村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公共产品供给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非常大。我国城市公共产品一直主要由政府负担,规模和
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基础和组织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
建宁县地处闽西北,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独特而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物产资源和森林旅游资源,为发展烤烟GAP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