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一个新的艺术也是一种新的艺术现象和心理被人们从生活中剥离出来,即“非主流”艺术现象,当然,“艺术现象”这个词是本人对为研究对象的一个理性的编辑词汇。大众对于这一现象还是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所以他们不会把这种边缘艺术理解成为一种社会长期存在的思维倾向去理解,单单的认为这只是主要出现在90后青年学生这一主要群体中的--叛逆的、反社会的、反人性的变态心理。当然这种心情被扩大开来,理所当然成为社会所拒绝和排斥的心理现象,那么这种心理主要是在网络中被网民和80、70甚至60后的社会主体们嗤之以鼻,骂声满天。但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我认为面对这一新鲜的名词“非主流”我有充分的好奇心以及愿意以一种客观和理性的心理去了解和研究这一现象内在的东西,因为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过程,有果必有因,这不仅仅存在于宗教信仰中,也是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一定规律。所以本篇研究论文,我要以一名社会实践者和艺术理论研究者的视角去诠释翻译“非主流现象”当然我不是心理社会学家,我仅仅作为个人对我感兴趣的“非主流现象”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方面做出研究和报告。我要研究它的来源和发展规律,它的艺术表现特征和内在轮廓,了解它,翻译它,让更多的人们能客观真确的认识它,并且总结一套方法论,使人们再面对这一艺术现象的时候,能有一个客观而平常的心态去欣赏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