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峡谷区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的动态数值仿真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5次 | 上传用户:che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值模拟方法在研究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已日益成为稳定性定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本文紧密结合溪洛渡水电工程大跨度、高边墙复杂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围岩稳定性研究这一重大课题,在详尽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和对大量基础地质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基础上,以目前国际工程地质界公认的最新通用软件FLAC3D2.0版作为基本计算工具,从整个坝区地应力场的研究开始,通过动态数值仿真分析这一新的模拟思路,系统地研究了深切峡谷区地应力场多阶段的特征和演变规律,进而对左、右岸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全过程中围岩应力场、变形场和塑性破坏区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全过程动态数值仿真研究,并详细讨论了围岩质量、初始地应力场、施工开挖顺序对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取得了以下新的进展和认识: (1)从方法论上,进一步拓展并丰富了原有的数值模拟思路。明确地提出了动态数值仿真分析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仿真计算模型的建立——仿真过程设计——结果输出的控制与分析。每一部分都与相应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岩体变形破坏的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动态数值仿真是整个地质作用过程和人类工程活动过程的模拟,是计算结果与不断获得的野外地质信息和岩体变形破坏迹象反复耦合的交互式动态分析过程。 (2)在FLAC3D软件的提供的十二种初始单元网模型(Primitive Mesh)的基础上,独立地开发了FLAC3D前处理程序(FLAC3DPre-processing Package),成功实现了建模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把真实地形、地貌反映到计算模型中,大大提高了计算的精确度和可靠度,在建模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其设计思路也值得同类软件借鉴。 (3)按照动态数值仿真新思路,运用FLAC3D软件及FLAC3DPre-processing Package,建立了深切峡谷区仿真计算模拟,设计出了较为合理的仿真过程方案,有效地控制了结果的输出,重现了峡谷形成过程中四个发育期的地应力场特征,并对峡谷区地应力场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动态的系统研究与分析,其研究成果对分析、解决溪洛渡深切峡谷区地应力场存在的难题,提供了可靠且有力的依据。 (4)按照动态数值仿真新思路,以地下洞室群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设计方案为依据,系统研究了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群开挖完成后围岩的二次应力场、变形场和塑性破坏区的分布特征,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场、变形场和塑性破坏区的变化特征。全面总结了溪洛渡水电站左、右岸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应力,变形和破坏区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为洞室群稳定性评价和工程施工设计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5)密切结合溪洛渡右岸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设计,首次深入地讨论了围岩质量、初始地应力场、开挖顺序对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6)通过对实测地应力资料较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概括出溪洛渡深切峡谷区地应力场的基本变化规律。认为该峡谷区中,谷河底部最大、最小水平应力量值总体上具有随深度增加而线性增大的特征,但其线性方程的系数a1、a2、b1、b2,随地表高程的低高或者说 成都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论文,20()河谷侵蚀厚度的深浅而变化;岸坡山体中仅存在应力降低区和应力相对平稳区而没有明显的应力增高区,应力降低区与应力相对平稳区的分界线在水平埋深135~165m之间。在应力降低区,地应力的量值随水平埋深的增加而明显增大;在应力相对平稳区除a。变化较大外,a。、。;量值相对平稳。通过动态数值仿真分析,其结果也得到了验证。
其他文献
<正>一、课题的出示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伟大导师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随着改革
首先选取贸易竞争指数观测我国2000—2016年间生产性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变动趋势:整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依然处于国际竞争劣势。其次,通过28个样本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当代山水画家黄格胜将传统山水画技法对线的要求与现场写生的风景速写相融合,充分发挥了线条的魅力,以线立骨、神态多样,意趣横生,气势壮阔,创造性地发展了山水画的速写形式,
<正>对于养猪养殖户或者养猪的养殖企业来讲,种公猪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种公猪关乎整个养殖场整体猪的质量,及最终的经济效益。但是,很多养殖户以及养殖企业在
本文报告一例经暗示治疗而愈的癔症患者,随访七年未复发。对其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医学病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现在我们医治疾病需要的是:生物——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