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酮苷类天然活性物质杨梅苷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消炎、抗菌、镇痛、降血糖、保肝、抗肿瘤等功效,可用作食品抗氧剂及开发保健食品和药品,极具研究价值。但其稳定性差,易被氧化,将杨梅苷制成脂质体制剂,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和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其靶向作用,更好地发挥药理作用。本课题研究以大豆卵磷脂等载体材料制备杨梅苷脂质体,探索了杨梅苷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初步研究了杨梅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考察了杨梅苷脂质体的分离方法和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建立了离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杨梅苷脂质体的包封率的方法。确定了杨梅苷脂质体的外观形态、大小及稳定性的考察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实验。
2、以薄膜分散法为主要制备方法,分别结合超声和高压均质法,研究了各因素对脂质体包封率和粒径的影响,并以包封率为主要考察指标优选最佳处方及工艺,得到了薄膜-超声法和薄膜-均质法制备杨梅苷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和工艺,制备了包封率和稳定性较好的杨梅苷脂质体。这两种方法制备的脂质体的包封率分别为79.58%和73.16%,粒径分别为196.7nm和93.0nm,冷藏60天后的渗漏率分别为0.52%和0.41%
3、以逆相蒸发法为制备方法,以包封率为主要考察指标优选最佳处方及工艺,制备了包封率和稳定性较好的杨梅苷脂质体。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为80.64%,平均粒径为258.3nm,冷藏60天后渗漏率为0.50%。
4、研究了杨梅苷脂质体在大鼠血浆中的稳定性和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杨梅苷脂质体在血浆中仍可较稳定的存在,具有载体和缓释的作用;杨梅苷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数据表明,与游离杨梅苷溶液相比,脂质体使杨梅苷血药浓度能够维持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