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oyu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膝关节镜手术是老年病人常见的手术,麻醉方法有多种,但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近些年来备受关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干扰小,不影响胃肠道功能和排尿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然而传统的外周神经阻滞是一种盲探性操作,目前大多数麻醉医师在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时,仍然主要依赖穿刺时寻找异感或在神经刺激器辅助下来定位神经。对于肥胖病人或解剖变异的病人,常因定位不准确而导致穿刺失败。随着超声技术的日益发展,周围神经的超声显像已成为现实,外周神经阻滞的方式正发生着根本性变革。超声技术的应用,使外周神经阻滞的定位准确性明显增加,阻滞成功率大大提高,麻醉效果确切,而并发症明显减少,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将引领传统麻醉领域的一次技术革新。本试验以接受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阻滞情况、有无麻醉并发症、术后镇痛效果等,并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比较,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资料和方法60例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老年患者,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66-78岁,身高154-175cm,体重48-74kg, 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N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E组),每组30人。术前诊断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滑膜炎、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等。手术方式有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交叉韧带重建术、关节清理术、膝关节内游离体摘除等。手术时间35至45min。所有病人经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批及本人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无创血压(NB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气流量2L/min。开放上肢静脉通道,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6-8ml/kg。缓慢静注枸橼酸芬太尼0.5-1μg/kg和咪达唑仑1-3mg,保证患者有一定的镇静镇痛程度。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所有穿刺均由穿刺经验丰富的高年资麻醉医师完成,由另外一名麻醉医生记录实验数据。局部麻醉药选用0.5%的罗哌卡因。N组在10-14MHz的超声引导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神经阻滞。腰丛阻滞采用腰大肌间隙入路,坐骨神经阻滞采用传统后入路。超声探头反复扫描精确定位神经,回抽无血液后注入局麻药试验剂量5ml,注药后观察3分钟,确认无不良反应后注入剩余药液。腰丛阻滞共注射局麻药23-26ml。坐骨神阻滞共注射局麻药16-18ml。E组于L2-3间隙行连续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尾侧置入硬膜外导管,先推注0.5%罗哌卡因5ml作为试验剂量,观察5min无异常反应后继续给药。硬膜外腔共推注局麻药15-17ml。术中均未追加局麻药。手术开始后如果麻醉效果不能满足手术的要求,根据需要适当静脉追加异丙酚和芬太尼等静脉麻醉药,辅助镇静、镇痛,必要时改为全麻。麻醉期间若患者血压下降,则加快输液速度,若收缩压(SBP)下降大于基础值的30%或低于90 mmHg时,静脉注射麻黄碱5-10mg,必要时重复注射,直至血压回升到基础水平。观察并记录1.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时的超声显像情况2.记录穿刺前镇静后的时刻(To)及穿刺注完药后的5min (T1)、15 min (T2)、30min (T3)、45 min (T4)、60 min (T5)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3.麻醉期间的输液量4.麻黄素的使用情况5.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阻滞情况6.术中阻滞效果7.术后1、4、8小时的VAS评分8.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a=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时的超声显像情况N组30例患者的腰丛、坐骨神经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完全可以被超声识别。穿刺过程中,操作者在超声时实引导下,将穿刺针置入神经靶点进行阻滞,能实时观察进针行径,可调整针尖行多点注射,动态观察局麻药的注射过程和扩散情况。3.围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两组患者T0时刻的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麻醉后被观察的各时点SBP、DBP与T0时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T2、T3、T4、T5时刻的SBP、DBP比T0时刻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T2、T3、T4、T5时刻的SBP、DBP均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期间两组患者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期间两组患者的SpO2均在95%以上4.麻醉期间的晶体输入量麻醉期间E组的晶体输入量(1029.7±146.2)ml明显高于N组的(617.6±108.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麻黄碱的使用情况麻醉期间,N组无一例病人使用麻黄碱,E组有6例病人使用麻黄碱,其中有4例病人静注10mg,2例病人静注15m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的阻滞情况N组感觉神经的阻滞起效时间(6.2±1.1)min明显短于E组的(11.5±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运动神经的阻滞起效时间(9.1±1.8)min明显短于E组的(16.6±4.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感觉神经的阻滞维持时间(476.5±68.2)min明显长于E组的(347.8±5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运动神经的阻滞维持时间(344.7±56.6)min明显长于E组的(267.2±39.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阻滞效果比较N组30例患者中有29例阻滞效果优,占96.7%,1例因用止血带有不适感,术中静注芬太尼40μg后顺利完成手术。E组30例患者中有28例麻醉效果优,占93.3%,2例患者手术开始切皮时有轻微疼痛,静注芬太尼1μg/kg后顺利完成手术。阻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术后1、4、8小时的VAS评分。N组、E组术后1小时的VAS评分均为0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术后4小时的VAS评分有1例2分,其余均为0分。E组术后4小时的VAS评分有2例2分,1例3分,其余均为0分。N组术后8小时的VAS评分有2例4分,3例3分,1例2分,其余均0分。E组术后8小时的VAS评分有3例5分,6例4分,8例3分,其余均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术中和术后48小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N组没有病人发生恶心、呕吐、尿潴留,而E组有3例出现恶心、呕吐,12例病人因尿潴留而留置尿管,患者有尿道刺激症状,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局麻药中毒、无神经损伤、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N组2例患者局部臀肌疼痛,2天后缓解。E组有3例患者腰痛,3天后腰部活动时仍有疼痛。结论1.超声引导技术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精确操作提供了影像学依据。2.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比,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麻醉效果确切,术后镇痛效果好,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少,是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FPGA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算法实现中去;但以软件无线电为代表的算法发展远快于硬件平台,如何在资源、速度受限的系统上完成复杂算法的硬
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依法、规范、廉洁、高效的行政是政治意志得以实现基本途径和必然要求。工业化时代以来,国家统治基础不断扩大,民主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兴起。国家政治
由于调解对纠纷解决的高效性和充分尊重纠纷当事人意愿的特性,使调解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纠纷解决中,逐渐成为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我国,调解被广泛运用于民事领域中,
背景与目的当确立2型糖尿病的诊断时,患者β细胞功能已经降低了50%,并且随病情进展,β细胞功能还将继续呈线性下降。“高糖毒性”既是β细胞功能减退的结果,也是导致β细胞功
[目的]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地防治苹果锈果病的措施。[方法]论述苹果锈果病的诊断、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结果]应准确诊断、正确认识锈果病的几种症状,并采取正确的防治方法
本文从探究税务代理的基本理论出发,对现行的税收代理机制的发展进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和分析,同时结合目前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论证了发展税务代理的对规范
烟草异物剔除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去除烟草中异物的自动化设备。它的使用提高了生产线整体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对于提高烟草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又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与金融体系关系密切,其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单靠各参与主体自身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其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
发展红色旅游,是党中央从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来,各地党委
冻融循环破坏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区,几乎100%的建筑物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混凝土经不同冻融循环后其内外部位的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