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高速公路也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走可持续行性发展道路的要求下,国民对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社会组织及国家政府开始对因修建高速公路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及高速公路沿线的视觉景观日益重视。如何使高速公路在满足车辆行驶等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和周围景观环境相协调,并将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是高速公路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专门设计机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在我国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该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高速公路景观发展情况,总结相关研究成果,以广西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实践为案例,系统论述了对高速公路景观要素及其构成等相关理论知识和设计手法,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以景观绿化设计为主线,满足交通功能需求(如防眩光、诱导视线等)的同时,能够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营造出优美的沿线景观,力求打造“安全、快捷、舒适、和谐”的绿色生态走廊。2.高速公路沿线绿化是一个动态的三维空间景观,是典型的“绳结模式”景观,具有点式绿化(结)和线性绿化(绳)两种形式。常规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主线景观(绳)和隧道进出口、互通立交及服务区景观(结)两大部分,如何安排各“结”点的景观序列并通过“绳”有机的连贯起来是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重点。3.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在保证道路的通畅与行驶安全的基础与前提下,线性绿化设计重在“势”,首先要考虑公路沿线景观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其次,还要根据高速公路绿化的线性特性,使公路边坡绿化、植生带绿化及中央隔离带的绿化保持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第三,还应考虑高速公路沿线绿化带的连续性及植物天际线的平滑自然。而点式绿化设计主要位于隧道进出口、互通立交及服务区绿化,其设计重点在“形”,主要考虑绿化植物的造型与品种的选择、观景点的主要建筑及景观小品的风格、对景观场所的可识别性、可记忆性的强调等景观要素的处理手法。4.高速公路沿线的环境景观设计、绿化造型设计、植物品种的选择要与当地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相协调,不能一味的强调景观空间的视觉效果而破坏当地的生态群落。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自然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还要结合当地的名胜古迹和各种动植物资源的优势,使新的景观要素融入当地的环境中,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地域特色、展现本土的时代气息与韵味。5.在广西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实践中,充分体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景观协调,注重突出当地少数民族特色,使其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景观可识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