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藻类在不同土壤基质中的生长以及土壤结皮的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ta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丝状绿藻和以蓝藻菌为主的天然野藻在清洗过的普通土壤及沙漠土壤中的生长状况。分别在两种类型的土壤中添加10%和30%粘土,1%保水剂,10%和30%生物碳,10%和30%有机肥料以及配比为粘土:生物碳:有机肥料:保水剂=10:10:10:1的复合肥料,比较它们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种植土壤藻之前,首先测试土壤的性能:土壤保水性和土壤pH值。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土壤的保水性较好,使用30%有机肥料时,可以大大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能。实验中所使用的丝状绿藻来自于德国哥廷根大学EPSAG实验机构,先在培养皿中培养绿藻,使用BBM+V培养液培养,待其繁殖到一定数量,将其转入培养瓶中使用BBM+SE培养液进行大量培养。培养温度25℃,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光照强度5000 lux。绿藻在培养瓶中生长一个月后移植到土壤中。实验中野藻采集于不莱梅大学RevitalTec实验田,野藻主要由蓝藻菌构成,还有少量的丝状绿藻以及单细胞藻类。使用浮力装置将采集到的野藻经行富集,然后种植到不同的土壤中。两种藻在温室中生长3个月,每隔三天浇水一次,最后测量藻类生物量,和土壤结皮,pH等。本实验使用间接计数法测量藻类的生物量:在荧光显微镜下测量藻类在屏幕中的出现频率,从而间接计算出藻类的相对生物量。观察每个载玻片的20个区域,记下每个区域中藻类在荧光屏上的出现概率。用SPSS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进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绿藻的生长状况普遍比野藻要好,而且,藻类在清洗过的普通土壤中生长情况较好。对于绿藻来说,使用生物碳和粘土时,可以大幅度提高其生物量。对于野藻来说,使用保水剂时对其生长最有利。藻类生长前后,两种土壤的pH均有显著性变化。藻类生长前,沙漠土壤与清洗过的普通土壤pH均介于7.3-7.4之间;藻类生长后,沙漠土壤pH为6.7左右,清洗过的普通土壤pH为6.4左右。在土壤结皮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土壤的结皮效果较好,当添加粘土和生物碳时,可以显著性增大土壤的结皮量。当添加有机肥料时,土壤结皮量小于控制实验,土壤表面松软。用SPSS相关性(correlation)分析土壤结皮,土壤pH与两种藻类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绿藻的生物量与土壤结皮以及实验后pH值有相关性,其生物量随结皮量的增多而增大,当pH为6.8-6.9时绿藻生物量达到峰值。而野藻与土壤结皮,pH均无明显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碳和粘土作为土壤添加剂可以促进土壤藻类的生长。因此他们在防治沙漠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验中发现,潮湿气候中丝状绿藻的生长状况优于蓝藻菌,但是对于沙漠生态系统中二者生长状况尚未明确。
其他文献
利用稳定同位素可以研究生物体内碳和能量的来源,认识动物的食性、所处的营养级与结构,并进一步揭示物种之间的复杂营养关系和有机物质的循环路径。鱼类摄食生态是海洋生态系
大黄鱼(Pseudosciana crocea)是我国特有的经济鱼种,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及养殖环境的恶化,病害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大黄鱼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大
学位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如何增强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力?这是摆在每一个基层党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关系农
奉贤碧海金沙封闭海域位于长江口南缘,杭州湾北部,于2005年通过沿岸围海建成,海域面积约2.30平方公里,平均距离海岸线600m,平均深度1.5米。其中南侧水域每年直接从杭州湾进水,水质很差,且近年来主要用于养殖养殖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东方对虾(Penaeus orientalis)、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等经济水产动物,已出现病害现象。为了更好地充分利用
学位
1929年,我从莫斯科回国。  对于我们这一批回国的人,莫斯科不大放心,联共方面通知中共中央,说这批人虽然不能确定是托派,但有托派思想,要中国共产党加以注意。当时李立三是党中央负责人,周恩来任中央组织部长。李立三要中央组织部办一个训练班,把我们集中起来学习,了解一下在苏联学习的情况,实际就是进行审查。  训练班还没有开始,周恩来对我说:“小濮你不要进训练班了,你到团中央去工作。”那时团中央书记是温
在节旋藻和螺旋藻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克隆了节旋藻和螺旋藻的藻蓝蛋白操纵子中的PC-IGS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如下:所克隆的长度为857bp的片段包含有494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