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X”类副词词汇化及语法化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无X”类副词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共时与历时、描写与解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词汇化、语法化的相关研究理论为支撑,重点研究“无X”类副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过程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演变规律、动因机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包括四个方面,即概述本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总结词汇化与语法化的研究现状和“无X”类副词的研究现状,确定本文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介绍本文的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是主体,主要是对研究对象的描写,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对“无X”类副词进行共时层面的研究。通过对现代汉语共时状态下“无X”类副词的范围、构成、分类以及分布进行讨论,从而分析共时层面中“无X”类副词所呈现出的特点。第二章对“无”的语法化以及“无X”类副词的词汇化、语法化进行了历时考察。通过对“无X”类副词进行分类考察,详细描写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无X”类副词词汇化及语法化的演变过程,总结出“无X”类副词主要是由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以及跨层结构词汇化及语法化而来的演变规律。第三部分是解释,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主要是对“无X”类副词词汇化及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进行阐释,其中“无X”类副词词汇化及语法化的动因可综合为四点,分别是:语音因素、句法因素、语义因素、频率因素;“无X”类副词词汇化及语法化的机制可归纳为四点:重新分析、扩展、主观性和主观化、“组块”心理机制。第四章从宏观的角度概括出“无X”类副词词汇化及语法化过程中的整体特征,包括单向性、共存性以及不平衡性。第四部分是结语。梳理全文,总结归纳本文的结论。
其他文献
由于天气转凉,人体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也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由此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一些潜伏在夏季的症状就会出现,机体也会产生一种疲惫感,人们称之为“秋乏”,为什么会这样呢?  秋季为何易“疲乏”  “秋乏”产生的原因与缺氧有关。夏季,人体的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心脏和大脑等耗氧量大的器官供血相对充足,而当天气变凉以后,人体的血管会发生收缩,导致大脑的供氧不足,使人头晕、
中国古典诗学的发展历程大致有两条线索贯穿始终。一是从诗歌的功用价值出发,从儒家伦理出发形成一个功用诗学的传统;一是从诗歌本身出发,从审美情感出发构建了审美诗学的传统。
曹丕不仅是汉魏之际政治舞台上的一位核心人物,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诗歌创作独具特色,在建安诗坛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曹丕又
加缪的遗作《第一个人》以回忆的视角叙述了主人公雅克如何在没有文化、没有历史的土地上成长为“第一个人”。小说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描述了雅克的童年生活,勾勒了他的个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教师应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科学课堂。总之,教师应该使科学课堂成为彰显学生个性的天地,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在多
期刊
查慎行是“清初国朝六家”之一,他是清初宗宋派诗人的集大成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得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数十年来,固当为慎行屈一指也。” 可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