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无X”类副词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共时与历时、描写与解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词汇化、语法化的相关研究理论为支撑,重点研究“无X”类副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过程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演变规律、动因机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包括四个方面,即概述本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总结词汇化与语法化的研究现状和“无X”类副词的研究现状,确定本文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介绍本文的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是主体,主要是对研究对象的描写,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对“无X”类副词进行共时层面的研究。通过对现代汉语共时状态下“无X”类副词的范围、构成、分类以及分布进行讨论,从而分析共时层面中“无X”类副词所呈现出的特点。第二章对“无”的语法化以及“无X”类副词的词汇化、语法化进行了历时考察。通过对“无X”类副词进行分类考察,详细描写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无X”类副词词汇化及语法化的演变过程,总结出“无X”类副词主要是由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以及跨层结构词汇化及语法化而来的演变规律。第三部分是解释,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主要是对“无X”类副词词汇化及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进行阐释,其中“无X”类副词词汇化及语法化的动因可综合为四点,分别是:语音因素、句法因素、语义因素、频率因素;“无X”类副词词汇化及语法化的机制可归纳为四点:重新分析、扩展、主观性和主观化、“组块”心理机制。第四章从宏观的角度概括出“无X”类副词词汇化及语法化过程中的整体特征,包括单向性、共存性以及不平衡性。第四部分是结语。梳理全文,总结归纳本文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