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日益严峻,地质工作对于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地质教育肩负着培养我国地质事业人才的使命,然而由于其艰苦专业的性质等原因,高校地质类专业的贫困生历来较多,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我国高等地质教育的质量,不利于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推行,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减免学费”五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一体系只是针对高校中存在的一般贫困生设立的,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陷,因此,如何根据高校地质类专业的特点和贫困生比例较高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设立专门的高校地质类专业贫困生资助体系,对促进我国高等地质教育的发展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关于地质类专业贫困生和资助体系的内涵概述,以及为该研究提供支持的各种理论,包括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理论和公平与效率理论;第三部分先是分析了国内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四部分分析了地质类专业高等教育的概况,由于地质类专业贫困生的比例较高,贫困生承受着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给地质类高校乃至高等地质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第五部分提出构建高校地质类专业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实施建议。在健全和完善我国现有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基础上,争取国家或部门设立有条件的助学贷款补偿机制、设立专项奖学金、设立地勘单位奖学金、采用学费垫交或代偿的“订单式”资助方式、加强对地质类专业贫困生的“精神资助”等,是解决地质类专业贫困生问题的有效途径。第六部分是全文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