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人工合成的药物、染料和有机材料中。因其较好的生物活性以及潜在的药用价值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因此探索出一种方法简单、环境友好、反应高效、成本低廉的途径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本论文综述了N-取代苯并咪唑类物质的合成方法,并发展了纳米氧化铜催化合成N-取代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在本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使用直径约为5-6nm的氧化铜作为催化剂,以邻二碘苯和脒类化合物为底物,研究了纳米氧化铜对该反应的催化性能。通过对反应条件的筛选和优化,发现以二乙二醇二甲醚作溶剂,磷酸钾作碱,邻菲啰啉作配体,纳米氧化铜高效地催化邻二碘苯和脒类物质的反应。在最优条件下,各种取代的脒类底物都可以与邻二碘苯反应,较高产率的得到N-取代的苯并咪唑类物质。该反应具有较好的官能团适应性,能够很好地容忍甲基、甲氧基、氯、氰基、三氟甲基等各种官能团。我们发现拥有吸电子取代基的脒参与反应时产率要高于给电子取代基的,而且位阻效应对该反应也有较大影响。当脒类底物上连有较大官能团时,反应产率下降甚至不能发生反应。同时脂肪族类的脒类化合物(环己基、十二烷基、乙基),也都能给出较高的产率。进一步拓展到邻溴碘苯作为反应底物与脒类物质反应,发现也有不错的适用性。本文共得到了22个相应的N-取代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并且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1HNMR,13CNMR和HRMS表征。同时,我们对该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反应后的有机溶液进行了原子吸收光谱(AAS)分析,结果显示溶液中只有极少量的铜(<1ppm)存在。然后我们做了催化剂比照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该反应是一种非均相的催化机理。纳米氧化铜催化的该串联反应方法简单、反应高效、易分离提纯。更重要的是催化剂纳米CuO制备简单,性质稳定,反应后可以回收重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