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然界的有机物中,纤维素是植物合成量最大,且取之不尽的天然可再生资源。由于纤维素本身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以及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形成的保护层,导致纤维素不容易降解。化学方法虽然可以降解纤维素,但却存在着环境污染;纤维素酶法降解纤维素因其具有绿色、高效等优点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和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白蚁作为以纤维素为食的主要生物群体,其肠道内共生着大量的可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本试验研究以CMC-Na为唯一碳源的分离培养基,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从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肠道内分离出了高效可降解纤维素的产纤维素酶细菌20株、真菌30株。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HUB-Ⅲ-003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HUB-Ⅲ-62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HUF-Ⅲ-620和HUF-Ⅲ-660为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另外,本试验通过单因子试验设计、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菌株HUF-Ⅲ-620的最佳发酵产酶条件,即:NaCl 9g/L、MgSO4 0.41g/L、KH2PO4 0.5g/L、CaCl2 0.77g/L、(NH4)2SO4 1g/L、CMC-Na 21.88g/L.酵母膏1.0g/L、蒸馏水1000mL、接种量5%(v/v)、装液量50mL/250mL、培养基初始pH 6.0、转速180r/min、28℃、恒温震荡培养5d。菌株HUF-Ⅲ-620的纤维素酶酶活力达到(598.00±2.56)×10-3IU/mL,比优化前酶活力(560.00±5.31)×10-3IU/mL提高了5%;此外,本试验研究了菌株HUF-Ⅲ-620生物发酵合成的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确定了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