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通过在日粮中添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的抑制剂(梧桐籽油)和促进剂(罗格列酮)研究对绵羊组织中脂代谢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探讨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对绵羊组织中共轭亚油酸(CLA)等功能性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效果,为CLA在绵羊组织中的内源生成途径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27.71±2.64)kg、生理状况相似的杂交公羊(美利奴♂×小尾寒羊♀)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实行单栏(2.0 m长×1.2 m宽)饲养。各组所对应的日粮设计如下:1)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4.8%胡麻籽;2)梧桐籽油组(W组)饲喂C组日粮+15 g/d梧桐籽油;3)罗格列酮组(L组)饲喂C组日粮+8 mg/d罗格列酮。试验期为50 d,其中过渡期10 d,预试期5 d,正式试验期35 d。论文分为四个试验内容:试验一:日粮中添加梧桐籽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梧桐籽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产肉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脂肪沉积方面,W组的背膘厚比C组和L组分别提高了12.55%和17.23%(P<0.05)。试验二:日粮中添加梧桐籽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血清中脂代谢相关激素、生化指标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血清激素指标方面,与C组相比,W组血清中生长激素(GH)、胰高血糖素(GC)和瘦素(LEP)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L组血清中GC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2)血清生化指标方面,与C组相比,W组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L组血清中TG的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3)血清酶活指标方面,与C组相比,W组中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脂酶(LPL)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L组中FAS、LPL、ACC和SCD的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三:日粮中添加梧桐籽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组织中脂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组织中酶活性方面,与C组相比,W组抑制了绵羊背最长肌中ACC和SCD的活性(P<0.05),但对皮下脂肪中的ACC、FAS、LPL和SCD的活性没有影响;与C组相比,L组可以显著提高绵羊背最长肌中LPL、SCD和皮下脂肪中FAS的活性(P<0.05),但对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中ACC的活性没有影响。2)组织中酶基因相对表达方面,与C组相比,W组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中PPAR-γm RNA表达量分别上调了42%和28%,背最长肌中SREBP-1和SCD m RNA表达量分别下降了20%和24%(P<0.05);与C组相比,L组背最长肌中PPAR-γ和SREBP-1 mRNA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提高了93%和35%(P<0.05),FAS、LPL和SCD mRNA表达量分别提高了36%、56%和22%(P<0.05),L组皮下脂肪中PPAR-γ和FAS mRNA的表达量分别提高了25%和32%(P<0.05)。试验四:日粮中添加梧桐籽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背最长肌中肉品质和组织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肉品质方面,日粮中添加梧桐籽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背肌中肉品质各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组织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方面,与C组相比,W组显著增加了背最长肌中trans-11 C18:1(TVA)、trans-9,12C18:2的含量,降低了C18:3(n-6)的含量(P<0.05),W组皮下脂肪中C20:1含量显著升高(P<0.05),对其他脂肪酸没有显著影响;与C组相比,L组显著增加了背最长肌中trans-11 C18:1(TVA)、trans-9,12 C18:2、cis-9,trans-11 CLA、PUFA和PUFA/SFA的含量,降低了C18:3(n-6)和SFA的含量(P<0.05),L组皮下脂肪中C10:0、cis-9 C18:1和C20:3(n-3)含量显著升高(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