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实践教育和学校课堂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己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途径,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运行模式和机制建设等都出现了新的要求。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其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大都是为地方培养生产和管理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人才。要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加强和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尤为重要。但很多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办学历史相对较短,办学条件有限或重视程度不到位等原因,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较大差距,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机制构建尚停留在起步阶段,缺乏可传承、可操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因此,加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第一章对课题研究背景进行阐述,第二章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概述,包括对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社会实践的特点以及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等;第三章通过实证研究,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以及原因进行论述,总结了成绩,指出了不足,剖析了原因;第四章就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出具体对策和思考。主要包括深化认识,为社会实践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精心谋划,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题和模式;完善体系,构建五化机制,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