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對陳夢家所著的《西周銅器斷代》進行的文獻學方面的研究和整理。陳夢家所著《西周銅器斷代》現存兩個版本,一是1954—1956年間在《考古學報》上陸續發表的六部分,後文稱作“考古學報版”;二是中華書局於2002年將趙蘿蕤教授和考古所對陳夢家在1956年的相關未發表的遺作進行整理后出版的,後文稱作“中華書局版”。通過對比我們發現兩個版本的《西周銅器斷代》存在一些差異,這些差異既有陳夢家的個人因素,也反映出其所處時代的古文字學界的發展變化。因此,本文將兩個版本的差異進行了整理製作成表格,同時將同時期青銅器斷代的主要學者陳夢家、唐蘭和郭沫若對於《西周銅器斷代》中所提到的器物的斷代情況及原因進行梳理,并對《西周銅器斷代》中陳夢家所重點釋讀的、學界影響較大的19個古文字結合當前學界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和討論。本論文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緒論部分。此部分針對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範圍及研究的目標和意義做出介紹。同時,對陳夢家的生平和學術成就、學界對陳夢家學術成就的研究情況進行概述。第一章為“中華書局版和考古學報版《西周銅器斷代》差異對照表”。全表將兩個版本的不同之處進行了整理,製作成表格,并按照不同的性質將這些差異進行了分類。第二章為“陳夢家、唐蘭、郭沫若三家斷代的區別及依據表”。此表詳細的羅列了陳夢家、唐蘭和郭沫若三位學者針對《西周銅器斷代》中所列器物的斷代觀點,以更直觀的呈現三家觀點和方法上的異同。第三章為“《西周銅器斷代》中所釋重點字詞研究狀況整理”。此部分挑選了19個《西周銅器斷代》中重點討論的字詞,結合目前學界的研究現狀進行分析,以從一個側面呈現出古文字學的學術發展史。附錄部分為“《西周銅器斷代》器物在《殷周金文集成》和《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中著錄情況對照表”。此表將《西周銅器斷代》中所涉器物在《集成》和《銘圖》中的著錄情況進行了整理,以方便以後學者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