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增进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和效益,自1984年开始,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成为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且在新一轮的国企混改中,竞争性行业的国企混改将成为重要突破口。因此,国企混改能否提高竞争性行业的企业绩效,不同程度的混改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成为进一步推进国企混改过程中有待证实的问题。本文回顾了行业竞争、国企混改及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基于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控制权理论等相关理论推演了国企混改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对2008-2016年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行业竞争越激烈,企业的绩效越差;(2)国企混改的两个维度——混改深入性与混改制衡度,均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并能够抑制行业竞争对于企业绩效的不良影响,表明国企混改能够改善企业绩效,特别是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绩效;(3)无论国企混改导致控制权变更与否,混改深入性均能抑制行业竞争对于企业绩效不良影响;(4)相较于混改导致控制权变更的公司,控制权未变更的公司中,混改制衡度抑制行业竞争对于企业绩效不良影响的调节作用更显著,且当国企混改导致控制权变更为民营的情况下,混改制衡度倾向于加剧行业竞争对于企业绩效的不良影响,降低竞争激烈行业中企业的绩效,表现为国企混改下民营控制权人的机会主义“隧道”行为。此外,无论内部控制好坏,混改深入性均能抑制行业竞争对于企业绩效的不良影响;相比于内部控制薄弱的企业,在内部控制健全的企业中,混改制衡度更能抑制行业竞争对于绩效的不利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我国仍应当大力推进竞争性行业的国企混改;其次,国企混改既要注意混改深入性的程度,避免因混改过程中控制权变更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要关注改革过程中混改制衡度的影响;最后,混改企业也要积极发挥内部控制的治理作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促使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机制能正常发挥作用。本文的研究厘清了国企混改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国企混改对竞争激烈行业企业绩效影响的经验证据,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的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