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理解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是一种认知模式,属于人格变量。视觉工作记忆是一个容量十分有限的短时存储系统,负责对视觉刺激信息进行存储和操作,并通过与知觉层面和长时记忆层面的不断交流,使得人类能够实时地处理视觉信息,是一种认知能力,属于认知变量。前人的大多数研究表明认知风格与视觉工作记忆没有关系,一些研究者却认为不同的认知风格个体都具备不同的认知能力(如认知控制),因此认知风格可能和视觉工作记忆能力存在某种关系。一般而言,测量视觉工作记忆容量采用经典的变化觉察范式,以信号检测论的原理所计算得到的K代表个体的视觉工作记忆容量。实验1以正常大学生为被试(N=426),测量了个体的认知风格(镶嵌图形测验)和视觉工作记忆能力(基于变化觉察范式和全部报告范式),探索性地研究了认知风格与视觉工作记忆的关系。首先以经典变化觉察任务成绩为效标,验证了全部报告法作为视觉工作记忆测量新范式的效度。然后研究了认知风格与两种不同范式下视觉工作记忆的关系。实验一得到如下结果:1)两种视觉工作记忆测量范式成绩显著相关,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Adam et al.,2013;Mance et al.,2013;Adam et al.,2015),验证了全部报告法作为视觉工作记忆测量范式的有效性;2)认知风格与变化觉察任务范式下视觉工作记忆无显著相关;3)认知风格与全部报告法范式下视觉工作记忆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视觉工作记忆测量的两种范式,即变化觉察范式和全部报告范式二者之间显著相关,且都具有较高效度。但是,两种范式下视觉工作记忆与认知风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迥然,可能是因为两个范式在对个体认知控制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存在差异。变化觉察任务是一项更加倾向于对个体视觉工作记忆纯容量测量的任务,而全部报告法则更加侧重于对个体工作记忆中认知控制能力的测查。认知控制是指个体根据目标和计划对任务无关信息及相应加工活动加以抑制的能力,这种过程能够保证符合目的或计划的任务相关信息得到顺利的加工。已有的研究表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个体相较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个体具有更高的心理分化能力,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于“场”的依赖性更小,尤其在完成需要较强认知控制能力以对无关信息进行抑制的任务中有更好的表现。因此认知风格与全部报告法任务成绩存现显著相关的可能原因是,认知风格与视觉工作记忆中都存在着认知控制的成分。实验2引入对个体视觉工作记忆容量和认知控制都有一定要求的数字n-back任务,探讨认知风格与视觉工作记忆关系的作用机制。选择正常大学生为被试(N=71),要求被试相继完成认知风格测验和数字1-back,2-back任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认知风格与数字1-back,2-back任务成绩无关。实验3引入经典的认知控制任务-flanker任务,以正常大学生为被试(N=73),要求被试相继完成认知风格测验,箭头flanker任务和全部报告法任务。首先研究了认知风格、flanker任务和全部报告法成绩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均显著相关。为了进一步探讨认知控制在认知风格与视觉工作记忆关系中的作用,进行了认知控制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认知控制在认知风格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效应,路径分析结果也表明认知风格既对视觉工作记忆有直接正效应,又通过认知控制产生间接正效应。此外,从全部报告法任务中提取的认知控制变量-任务失败比例,任务失败比例是指被试在完成全部报告法任务时正确记忆项目数为0或1的试次数占总试次数目的比例,反应了被试在完成任务时的注意缺失情况,是被试认知控制能力的一种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个体任务失败比例与其视觉工作记忆容量、认知风格测验成绩和flanker任务成绩均显著相关,该结果佐证了认知控制在认知风格与视觉工作记忆关系的起着重要作用的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三个实验表明,认知控制在认知风格与视觉工作记忆的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认知风格对视觉工作记忆有直接正效应,即越倾向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个体其视觉工作记忆成绩越高。另一方面,认知风格通过认知控制对视觉工作记忆有间接正效应,即越倾向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个体,其认知控制能力越强,而认知控制能力会影响个体在完成全部报告法任务时的成绩,使得其视觉工作记忆成绩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