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和蒙古语的语系不同,语法结构也不同。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在蒙古语中存在大量的黏着语,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字本身就具有语义和语音两种功能。这就导致蒙汉两种语言的句子构成上存在很大的区别,汉语主要是由动词、名词、副词等词类组成的语法结构,而蒙古语主要是由“格”组成语法结构。蒙古语的语序结构是:定语——主语——状语——宾语——谓语,而汉语的语序结构是: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可见,两者的差别极大。汉语中的介词能够在蒙古语里用“格”表示,但是蒙古语中的“格”却与现代汉语的介词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因此,蒙古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很难运用介词;同样,中国学生学习蒙古语“格”时也很难对其全面掌握。笔者作为一名蒙古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常出现汉语介词的使用偏误,因此,笔者从留学生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蒙古留学生正确掌握现代汉语介词的教学对策与建议,并以蒙古语的“格”在汉语中的表达作为研究主题,分析了蒙古语中“格”与现代汉语介词存在的异同点,拟对学习汉语的蒙古学生和学习蒙语的中国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技巧。本文基于对蒙古语的“格”以及汉语介词的语义、语法特征的研究,对蒙古语的“格”与汉语介词进行了对比,并且以蒙古语中的“向位格”与汉语中的介词“在”和“给”为具体例子,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了蒙古语“格”与汉语介词的异同之处,在此基础之上,从自身学习汉语介词的经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蒙古留学生学习汉语介词的教学方法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