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精神社区--南京流动回族穆斯林精神社区自组织演进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128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研究系统演化与进化的一种全新理论,“自组织”理论一产生,便被用以研究社会系统。随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自组织”理论研究社区发展,现在“自组织”理论已经成为社区研究的前沿理论。   在南京的西北流动回族穆斯林,以伊斯兰宗教信仰为纽带,以清真寺为精神中心,形成了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精神社区。这一社区在共同认同的基础上,自主、自治、自觉有序地发展,在表面上完全是一个自我生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和谐、自治的发展状态。但是南京流动回族穆斯林精神社区在本质上是否也满足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呢?同时,和谐有序一直是社区建设的目标,但各级政府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一般都是在政府的外力推动下进行的。有没有一个和谐社区建设的更好的方式呢?有没有一个成功的社区发展范例为社区建设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呢?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统计调查、深入访谈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自组织理论”为视阈,以在宁的流动回族穆斯林为研究群体,从社区实现自组织的内部条件、外部环境、自组织的机制、自组织的方式和组织形式四个方面对南京市流动回族穆斯林精神社区的自组织状况进行分析,对其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和过程进行把握,并就其对普通社区建设的借鉴意义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决定了民族问题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面临的一个历史重任,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
本文通过考察一个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战略性慈善项目运作过程,基于“基金会—项目模式—资源动员”的内在体系,着重探讨了基金会多元化的资源动员模式与策略。研究发现,战略性慈
残疾是人类为追求社会进步而付出的代价。1987年与2005年我国展开的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充分显示,社会在前进,残疾人数量也在迅速增长。庞大的残疾人群体给数以千万的家庭带来生
生育观是影响和决定生育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农村妇女的生育观,不仅可以了解当前农村妇女的生育愿望和动机,而且可以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在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