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地表上人口稠密、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密集的场所,是各种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的区域综合实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承担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种功能。城市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信息、能量、物质、人员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换和流动,这种交换和流动就叫做空间相互作用。就四川省内部而言,省内地区间发展差距日益扩大,成都市作为省会城市,发展水平远高于省内其他城市,同时省内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因此,对四川省城市间空间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发展体系,发挥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对于促进四川省内城市之间各种资源和要素的交流与合作,支撑引导整个四川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促进四川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空间相互作用的内涵出发,建立包含城市对外辐射力、城市对内集聚力以及城市之间流通力3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的四川省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计算指标权重,在改进的潜力模型基础上,对四川省各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潜力值进行测算,同时结合引力模型测算各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力,最后根据潜力和引力测算结果对四川省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时空演变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时间序列上看,2004年到2014年十年间,受城市化质量影响四川省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发展并不稳定,但由于路径依赖作用使得四川省各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发展水平位序变化小。(2)从空间演变来看,2004年到2014年十年间,由于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增长极效应明显,核心城市的空间相互作用强于非核心城市,且四川省边缘城市受空间距离和摩擦的影响,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发展在省内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