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财务政策与公司治理绩效——基于电子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123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结构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公司治理理论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问题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国内外学者开始广泛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然而,这些研究在治理绩效指标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并且往往忽视股权结构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内在途径。 为克服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融合经济学、财务管理学和公司治理等诸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对股权结构、财务政策和公司治理绩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文章首先提出崭新的理论构想,指出股权结构即使对公司治理绩效存在影响,这种影响也不应该是直接的;股权结构必须先影响到公司作出的各种财务政策,才能对治理绩效产生作用。这些起到桥梁作用的财务政策,包括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债务期限决策和流动资金的持有决策等。 针对以往研究往往采用单一变量衡量公司业绩的问题,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以“综合得分”这一变量全面归纳了反映公司治理绩效各个方面的16个财务指标。 然后以综合得分为被解释变量,以股权结构变量为解释变量,采用最新的中国电子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对有关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多组竞争性理论假说分别进行了检验。 结果发现:样本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机构持股比例与治理绩效显著正相关;而高管人员持股比例、是否最终为国家所控制与治理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接着,文章又分别考察了股权结构与财务政策、财务政策与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就这两部分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结果发现:样本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和现金持有比例决策是股权集中度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内在机制。 最后,根据得到的分析结果,我们给出了一系列值得参考的政策建议,以期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
其他文献
宏观经济价格指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动态变化的基本指标,在官方统计和经济分析中处于主导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宏观经济价格指数是宏观经济学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也是经济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