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气氮沉降增加和降水格局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内容,将对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生态环境脆弱的荒漠草原,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在不同水分供给条件下,氮沉降增加如何影响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仍未清楚解析。本研究利用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全球变化野外控制实验平台,该实验建立于2015年,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3个水分处理,分别是自然降雨(CK)、增水30%(W)和减水30%(R);副区为4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氮沉降增加和降水格局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内容,将对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生态环境脆弱的荒漠草原,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在不同水分供给条件下,氮沉降增加如何影响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仍未清楚解析。本研究利用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全球变化野外控制实验平台,该实验建立于2015年,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3个水分处理,分别是自然降雨(CK)、增水30%(W)和减水30%(R);副区为4个氮素处理,分别是施氮0(N0)、30(N30)、50(N50)和100(N100)kg hm-2·a-1,共12个处理。依托该实验平台,分析了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多样性、主要类群变化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研究样地内,两年共获取中小型土壤动物1194只,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的3纲11目45科。主要为蛛形纲(Arachnida)、弹尾纲(Collembola)和昆虫纲(Insecta),组成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主要类群是甲螨亚目(Oribatida)、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a)和弹尾目(Collembola),优势类群分别是前气门亚目的绒螨科(Trombidiidae)和缝颚螨科(Raphignathidae),常见类群包括垂盾甲螨科(Scutoverticidae)、阿斯甲螨科(Astegistidae)、矮汉甲螨科(Nanhermanniidae)等14个类群,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构成了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主体。(2)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具有“表聚性”,主要集中在0-10 cm土层,季节动态为10月>4月>7月。(3)水分和氮素的介入改变了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数,水氮交互作用对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有显著影响(P<0.05)。W-N30使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增加了86.66%,最利于中小型土壤动物生存。适当施氮可以促进中小型土壤动物活性,过量施氮则产生负效应,而水分决定适量氮的范围,在W中,N30使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增加了58.99%,N100则使个体密度降低了18.56%,在R和CK中,两年变化无明显规律。(4)甲螨亚目、前气门亚目、中气门亚目和弹尾目均对水分较为敏感,随着时间的延长,氮素以及水氮交互作用对甲螨亚目和前气门亚目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但甲螨亚目对水氮变化更加敏感。水分、氮素增加均提高了腐食性、捕食性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5)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对不同氮添加和水分变化的响应不同。在R、CK、W处理中,随着氮添加浓度升高,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在W-N30最高。(6)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受到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特征的综合影响,不同类群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不同。甲螨亚目、中气门亚目、弹尾目、腐食性动物、捕食性动物均受到土壤含水量极显著影响(P<0.01),除前气门亚目和弹尾目外,其余均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甲螨亚目与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中气门亚目、腐食性动物与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体来看中小型土壤动物各类群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植物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和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紧密相关,氮添加和水分变化通过影响土壤环境和植被状况间接影响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
其他文献
使用全国地面站点积雪深度资料,通过分析冬、春积雪深度显著性分布及变化特征,选定青藏高原中东部为积雪变化“强信号”关键区,该关键区积雪覆盖空间分布呈相对稳定性,且其积雪深度及变化幅度明显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而且该地区积雪还呈现了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本文根据异常指数分析方法,选取该关键区历史上高原多雪、少雪异常年两类积雪异常状况“强信号”样本,并且针对多雪与少雪异常年,分别计算了冬、春青藏高原雪盖
背景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严重并发症,产生自身抗体形成循环及原位免疫复合物导致肾脏损伤,临床上表现为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单纯性血尿、蛋白尿,部分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肾活检病理检查可见肾脏固有细胞损伤、炎性细胞浸润,后逐渐发展
内蒙东部地形复杂,有大兴安岭等众多山系,这些复杂地形对夏季局地降水影响较大。本文针对2011年7月24日到26日发生在内蒙古东部暴雨天气过程,通过诊断分析和WRF3.3.1的中尺度数值模拟,重点探讨了山区地形高度及地形重力波拖曳(OGWD)作用对本次降雨的影响,为今后内蒙复杂地形下的暴雨预报水平的改善提供参考。11.07内蒙东部大兴安岭暴雨的大尺度天气形势、天气系统分析表明,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为本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高度重视英语词汇学习,将之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动态系统理论是国际应用语言学界新兴的一个前沿的理论。该理论强调语言发展过程的动态性、变异性和复杂性,二语词汇知识可以视作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本文从动态系统理论的角度探讨词汇广度与词汇深度的动态发展。研究重点是在初中英语词汇知识,重点探索词汇广度、词汇深度以及两者间交互影响,目的是揭示初中词汇知识作为一个复杂动态系统在发展
本文利用《台风年鉴》和《热带气旋年鉴》资料,选取1960-2009年在我国大陆(不包括台湾)登陆的超强台风,统计其登陆数、登陆强度与登陆地点的变化特征,发现超强台风在我国24°N以南的登陆数量从1980年代后逐渐减小,而在24°N以北随年代呈明显增长趋势,1980年代至2000年代30年间登陆偏北现象明显。为了分析研究超强台风登陆位置北移的原因,本文利用NOAA的ERSST的月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
目的:利用分光光度法和酶促动力学,研究分析四氢嘧啶(Ectoine)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机制及其类型。另以新型保湿剂四氢嘧啶(Ectoine)为原料,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化乳化体系配比及工艺,研发一款新型的保湿乳液并对其性能进行检测。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及分析不同质量分数的Ectoine及分别与美白剂复配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并采用酶促动力学法探讨Ectoine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类型。通过吸
近些年来,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予以了更多重视,相比于传统浇筑建筑来说,可以减少许多安全隐患,高危险、高污染以及高能耗的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然而,由于其施工技术与流程比较复杂,也引发了许多新的隐患问题,导致安全把控点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们仍需充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将BIM技术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在设计、生产以及施工等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然而,受到管理与技术层面的影
内蒙古因其显著的资源优势是我国羊肉的重要生产区域之一,羊肉品质受到饲养方式、产地及物种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内蒙古羊肉稳定同位素和矿物质特征缺乏系统研究,尤其是来源真实性和追溯体系还不健全。为探讨碳氮稳定同位素及矿物质元素对内蒙古肉羊不同饲养方式的鉴别效果,从内蒙古东北部、东中部、西部和最西部4个典型纯牧业和农牧业区的11个旗县采集草原放牧绵羊肉样品87份,舍饲绵羊肉样品17份及放牧山羊肉样品24份。
IGT基因家族是影响植物分枝角度的一个关键家族,在植物生长过程、改变株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功能目前尚不明确。植物分枝角度是植物株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植物基因、内源激素及外界环境的共同调节而形成。植物分枝角度影响着植物的空间分布能力,而空间分布能力又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光照、温度、生长等。IGT基因家族主要包括LAZY亚家族和TAC亚家族,该基因功能的研究对于解析植物分枝角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研究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