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新工业革命”竞争态势,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始终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课题。以浙江省为例,“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浙江大湾区建设,对浙江省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究如何通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实现高教引进区域发展是本研究的重点问题。具体包括明晰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路径与对策。首先,本研究根据已有文献,梳理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互动关系,并根据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明确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理想状态,及引领并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要素自由流动。基于此,构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体系,以长三角三省一市为样本,从比较评价视角,分析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探究其发展机遇与挑战,剖析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困境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浙江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规模结构稍显落后,主要表征是省内高水平大学数量偏少,省内重点建设高校第二层次院校发挥的作用还不够,仍需注重提升现有高校的综合实力,这些都是实现高教强省的关键。此外,浙江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长三角、省内重点发展方向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区域内互动交流机制尚需完善。本研究的贡献在于,立足于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剖析深层问题,提出建设浙江省高教强省的可行性路径,“引进、新建、培育、调整、优化”五措并举,实施“重点发展、分类推进、科学布局、结构优化”四大战略,实现“前瞻性、超常规、跨跃式”发展。包括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全省高教实力;加快引进优质国内外高等教育资源,优化省内空间格局;加快分类发展与管理,聚焦“一流多元”模式;对接产业转型与升级,灵活调整学科专业;建立健全体制与机制,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水平。指出推动高等教育各要素灵活流动,是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此外,结合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理论,从高校、学生、人才等要素的存量与增量视角,进一步为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结构提出相关调整策略与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