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举国关注文化研究的当今,尽占地利人和优势的中原之于中原文化研究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对中原文化进行研究的论著在建国以后出版、刊行了许多,狭义文化所包含的文、史、哲、民间文化和文化专题类论著在已过去的五十余年中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笔者主要以《全国总书目》、《中国文学专史书目提要》、《河南人民出版社图书总目录》和其他相关书目类文献为资料来源。共对302部1949~2005年间出版的中原文化研究论著进行研究和叙录。另有330部笔者仅收集到部分信息而未能亲见的论著,收入存录部分。 对中原文化进行研究的论著有着不同形式与内容,这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著述风格与目的。既有单册专著和多册丛书,也有工具书和非正式出版物,这些论著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出版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原文化的不同侧面在不同时代受到关注情况的变化。同时,这些论著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记录性的论著较研究型的论著为多,褒扬性的文字较批判性的文字为多。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不同的风格和水准,除了相对严肃、价值极高的学术著述,也有相对浅易、普及知识的随笔之作。此外,不同的论著也有着不同的著述目的,既有出于学术追求、研究兴趣者,也有旨在普及知识、促进发展者。 已收录的中原文化研究论著及相关信息也体现出了中原文化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从内容上看,各类相关研究论著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地域本位主义”倾向,强调本地域特色,而对与全体的联系重视不够;强调本地域优势,而对其他地域尊重不够;强调本地域目的,而对其他地域关怀不够;强调本地域“贡献”,而对文化创造的共同性认识不够。从风格上看,以功利实用为目的的论著多轻躁急切、主观人为、好大喜功、浮光掠影,但真正的学术研究要求的是沉静笃实、科学客观、点滴积渐、深入深刻;前者的大量出现与中原文化的研究并无更大积极意义,后者得不到充分关照反而会使中原文化的科学研究进程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