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北开发区北三东西块葡Ⅰ组剩余油分布研究

来源 :大庆石油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ter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我国许多东部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开采阶段,保持油气产量的稳定面临严峻的挑战,而高含水油田稳产的关键取决于对剩余油分布的认识程度。首先,本文以萨尔图油田北三东西块聚合驱井网葡一组为研究目的层,应用相关沉积理论和河流三角洲相油层对比方法,绘制了各单元的沉积相带图,并利用常规方法和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对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定量研究,为剩余油研究提供了地质基础。在综合分析测井、岩心和生产动态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储层类型的水淹特性和相应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新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标准。在建立高精度的测井解释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储层地质建模技术,模拟了井间储层非均质参数的变化。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对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不断深入,它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油藏描述和剩余油研究中来,流动单元研究对于认识储层的非均质性、提高油藏描述精度、搞清剩余分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研究表明:不同的沉积微相对应着不同类型流动单元的不同组合,不同的微相渗流能力也是不同的。通过对国内外流动单元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详细调研,本文基于Kozeny-carman公式、利用流动单元流动带指标对储层进行了分类,划分出5种流动单元类型,并依此建立了剩余油饱和度的解释模型,为剩余油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对于百米级的高拱坝而言,建基岩体质量是影响大坝安全的重要指标。大量的工程实例表明,大坝建基面开挖后可以直接利用或者需少许工程处理的良好岩体是很少的,往往大部分坝基都存
深部破裂弱化岩体结构、降低岩体质量及劣化岩体强度,开展深部破裂发育特征及岩体质量评价对深部破裂成因机理、边坡稳定性、硐室稳定、岩体可利用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
微扑翼飞行器在民用领域和军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研究的是微扑翼驱动机构的设计及其动态分析和模拟,旨在设计出高效、可靠、重量轻的扑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