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牙弓不同区域(前牙区,前磨牙区,磨牙区)龋失补指数(Decayed/Missing/Filled Teeth, DMFT)以及牙列修复状况的描述,了解青岛地区40岁以上成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并分析其与人口特征及社会经济(Socio-economic Status, SES)因素间的相关关系,以及牙弓不同区域牙齿患龋,缺失及充填的相对风险。材料方法:采用分层随机系统抽样方法,通过个人问卷和口腔临床检查的方式收集1588例40岁以上人群DMFT和牙齿修复状况的横断面数据。配对t检验比较牙弓不同区域间相对D、M、F的差别;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性别、居住地和SES的影响。结果:全部受访者的平均D、F分别为1.36和0.27。磨牙患龋和缺失的风险比前磨牙和前牙高,牙齿充填的风险也高于前牙。年龄每增加1岁,磨牙区患龋的可能性减小而牙齿缺失可能性增大(OR分别为0.984和1.018;P≤0.01)。从40岁到80岁,每个牙弓的平均缺失牙数从约1.5逐步增加至6。女性患龋和牙充填的几率高于男性(OR分别为1.34和1.69;P≤0.01),但牙缺失的可能性较小(OR:0.60;P≤0.01)。城市人群与农村人群的患龋风险相似,但牙齿充填的可能性大约是农村人群的5倍,同时其行牙齿修复的可能性约是农村的一半(P≤0.01)。社会经济状况(SES)对龋齿和牙缺失均无影响,但是较低的SES相应牙齿充填的机会较少(OR:0.45;P≤0.01)。牙齿修复与多种因素相关:年龄对除前牙区外的所有牙弓区域以及性别对所有牙弓区域均有显著影响;农村与城市在全牙列和磨牙区有差别,而SES对除前牙区外的牙弓区域均有显著影响。结论:青岛大部分40岁以上成年人群的牙列不完整。磨牙比其余部位的牙齿患龋和缺失的风险更高。龋失补和牙齿修复状况与年龄、性别、居住地和社会经济状况有关,但在牙弓不同区域表现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