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hingomonas sp.XJ1降解DBP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OQIANG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作塑料的增塑剂。由于其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污染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特别关注。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PAEs在环境中水解、光解的速度非常慢,生物降解是PAEs降解的重要途径。本论文首先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对湘江底泥中的微生物进行驯化和筛选。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菌株XJ1在摇瓶中对DBP的降解能力,并进行DBP代谢产物的分析和底物广谱性测试。结果从湘江底泥中分离出一株高效降解DBP的菌株XJ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G+C)mol%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Sphingomonsa sp.。摇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35℃,初始pH为7.0,转速150 rpm;在最佳的降解条件下,40小时之内可浓度为100 mg/L的DBP完全降解,显示出菌株XJ1对DBP具有高效的降解能力。底物广谱性实验表明菌株XJ1能够利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等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说明该菌株在处理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污染的生物修复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潜力。结合文献中关于DBP好氧降解途径的报道,本实验采用标准品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对照的方法,通过HPLC-UV检测出的中间代谢产物为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邻苯二甲酸(PA)和原儿茶酸(PCA),初步提出菌株Sphingomonas sp.XJ1降解DBP的途径为:在菌株XJ1的作用下,DBP首先水解为MBP,继而水解为PA,经由PCA最终完全降解为CO2和H2O。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具有较低的水溶性和较高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因此其在土壤中的行为主要是吸附在土壤颗粒上,其生物降解也会受到污染物从固相到液相迁移过程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有利于PAEs从固相(土壤颗粒)迁移到液相,从而有利于微生物的降解。为了进一步明确表面活性剂对PAEs生物降解的影响,本章主要考察在Tween 80增溶条件下DBP、受试菌株Sphingomonassp.XJ1和表面活性剂Tween 80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Tween 80能够增加DBP在水相中的表观溶解度,在浓度从1×CMC~10×CMC的浓度范围内,DBP的表观溶解度与Tween 80的浓度呈线性关系;Tween 80对Sphingomonas sp.XJ1没有毒性,对DBP的降解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亦不抑制DBP的生物降解;Tween 80能够改善受试菌体的表面疏水性,且受试菌株由于其细胞膜的特殊的化学成分也有一定的疏水性;Tween 80的生物可降解性差,用于生物修复需要慎重考虑。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新生儿复苏项目培训对窒息发生率、复苏成功率及窒息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分娩的发生窒息的1 50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定义2000~2002
综述了我国苦瓜栽培、育种、制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苦瓜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设计合成可用于识别Cu2+的香豆素类荧光探针N’-(噻吩-2-亚甲基)-7-二乙胺基-3-甲酰肼-香豆素(FSBA),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质谱、1H NM R、13C NM R等手段对FSBA进行表征
高桩码头基桩与单桩最主要的区别是其存在上部结构,上部结构存在对应力波在高桩码头基桩中的传播有明显的三维效应影响。根据国内外基桩完整性检测的研究现状,系统介绍:应力
目的观察多瘤促活化因子(PEA3)在出生后小鼠大脑皮质的表达变化,进而从形态学角度探讨PEA3与出生后大脑皮质发育的关系。方法分别取正常鼠龄分别为1、5、10、20、30、40d昆明小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威慑政策是我国对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力与和平都是保证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手段,武力威慑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和平统一的实现,能够确保在“台独
<正>"84年前的今天,数千名红军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84年后的今天,我们沿着中央红军的足迹,听着红军的故事,忆苦思甜,传承红色基因。"近日,一名走完南雄油山红军长
分析了在复杂地层钻进过程中钻孔孔壁坍塌掉块事故发生的原因、征兆及特点 ,提出了该种事故的预防措施 ,并指出采用特殊泥浆、套管隔离、水泥灌注等方式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处
语法翻译法是最古老的外语教学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语法翻译法存在至今一直饱受非议,不断受到排斥和否定。本文从语法翻译法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入手并结合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