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1979-2013年中医手法治疗代谢类疾病的文献研究,总结中医手法在代谢类疾病中应用的现状和治疗特点,阐明中医手法的治疗机制,挖掘中医手法在代谢类疾病临床应用的优势病种,为中医手法更好的应用于代谢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打基础。方法: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为主要检索源,将“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症”、“痛风”作为疾病名称的主题词与治疗方法的主题词“推拿”、“针灸”、“拔罐”、“刮痧”、“小针刀”交叉配对进行检索,选取1979年至2013年共计35年的中医手法治疗代谢类疾病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期刊年期按照5年设置为一个时间段,来源类别设置为全部期刊进行检索,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其筛选方法分类整理,设计制作文献数据库,使用Excel电子表格将统计到的文献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对不同疗法的文献频次,所占的比例,逐年的变化趋势等不同的角度,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中医手法在代谢类疾病应用中的特点和规律,为下一步的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结果:按照中医手法的分类,从5个方面对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文献总量为1904篇,其中每种手法的文献总量分别为:针灸:1488篇,占总文献量的78.15%;推拿:307篇,占总文献量的16.12%;拔罐:73篇,占总文献量的3.83%;刮痧:16篇,占总文献量的0.84%;小针刀:20篇,占总文献量的1.05%。中医手法治疗每种疾病的文献总量分别为:糖尿病:722篇,占总文献量的38%;肥胖:445篇,占总文献量的23%;高血压:616篇,占总文献量的32%;高脂血症:15篇,占总文献量的1%;痛风:93篇,占总文献量的5%;代谢综合征:13篇,占总文献量的1%。不同疗法逐年文献量统计情况如下,1979-1983中医手法文献总量31篇,占总文献量的1.63%;1984-1988中医手法文献总量63篇,占总文献量的3.3%;1989-1993中医手法文献总量124篇,占总文献量的6.5%;1994-1998中医手法文献总量197篇,占总文献量的10.32%;1999-2003中医手法文献总量241篇,占总文献量的12.63%;2004-2008中医手法文献总量524篇,占总文献量的27.46%;2009-2013中医手法文献总量728篇,占总文献量的38.16%,中医手法文献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中医手法在代谢类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不同手法在不同疾病当中的应用呈现出不均衡性,说明不同的手法的优势病种不同。手法的文献量逐年升高,近10年课题文献的比率显著增加,说明中医手法在治疗代谢类疾病的优势逐渐体现,临床应用呈现上升的趋势。在代谢类疾病的治疗中高临床量手法为针灸疗法(1488);中临床量手法为推拿疗法(307);低临床量手法为拔罐疗法(73);极低临床量手法为刮痧疗法(16)、小针刀疗法(20)。中医手法在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中有广泛的应用,起到了治病防病的作用,其中优势病种包括: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通过文献研究说明中医手法在代谢类疾病的未病、已病、末病的各个阶段都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