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间接双曲冷却塔的风振特性及应力分析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ji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曲线型冷却塔是普遍应用于火电厂与核电站中循环水冷却的重要构筑物。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火力发电厂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钢筋混凝土双曲冷却塔向着超高超大方向发展。高度和体型的不断增大,使双曲冷却塔对风荷载的敏感度提高,研究超大型间接空冷双曲冷却塔的风振及抗风特性,对此类结构的设计、施工及使用维护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超大型双曲冷却塔风载的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塔高210m的超大型双曲冷却塔进行了数值风洞模拟,得到了其表面风压分布情况,并计算了双曲冷却塔的风载体型系数,将模拟计算得到的体型系数与规范值进行比较,结果比较符合,说明对于超大型双曲冷却塔风载数值模拟是可行的。2、超大型双曲冷却塔的风振时程分析。在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模拟的风荷载的时程曲线函数对结构进行风荷载的时程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分类,得到该大型双曲冷却塔的风振系数。经过分析计算,得出双曲冷却塔的荷载风振系数在不同高度出数值不相同,其变化规律为高度越高,荷载风振系数越大,且变化越剧烈。3、超大型双曲冷却塔的应力及变形分析。研究风荷载单独作用及风荷载与自重共同作用下双曲冷却塔的应力及变形分析,得到的最大位移出现在顶点处,变形值相对较小,且迎风面应力最大的位置出现在50m高度处左右,50m至100m之间是应力比较集中的区域,100m以上高度越大,应力越小,最高点210m处,应力值最小。综上所述,对于塔高210m的超大型双曲冷却塔进行的风振特性和应力变形分析中,结构变形及应力值均未超出允许范围。但可以看出风荷载对于结构的影响较之小塔更为敏感,设计中需要验算结构抗风性能,设置抗风措施。
其他文献
我国地质灾害多发,特别在中西部地区,地形高低起伏大、地质构造多样、岩土破碎、灾害性气象条件显著,使得滑坡灾害多发、频发,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工程实践
土木工程领域关于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已经持续了30多年,理论分析、振动台试验和工程实践都已经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小结构在风、海浪、流冰、地震等外力作用下的反应。结构
本文根据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中,铁路桥梁、隧道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伴随着高温地下水、水中的硫酸盐以及混凝土内部水分的干湿交替的共同作用,硫酸盐腐蚀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正交分组试验,分别从硫酸盐浸泡后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氯离子电通量、抗冻性三个方面,考虑温度、硫酸盐浓度、浸泡方式对其影响。(1)立方体抗压强度通过对正交分组的9组试验,进行了28d、56d、84d、112d、1
会展类建筑属于大空间结构、大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气势宏伟、功能复杂。如我国已建成的会展类建筑有北京新国展、北京出版物流中心、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郑州国际
住宅区作为群体建筑的典型代表,承载着人类起居生活的神圣使命,其风干扰效应的研究有很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群体建筑的研究大多均集中在两个建筑物间的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是指两个或多个塔楼由设置在一定高度处的连接体相连接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结构体。连体结构因其具有整体性能好、抗侧刚度大、传力明确、空间布置灵活等特点使
无站台柱雨蓬以空间开阔、造型优美轻盈等特点满足了现代化高铁客站的使用需求、形象需求,成为当前铁路站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列车运输节奏的加快、速度的提升,加
大坝是一个包括坝体和坝基的复杂系统,坝基岩体的强度与稳定是保证上部混凝土结构等水工建筑物安全的前提,许多水工建筑物失事是由坝基丧失承载能力引起的。地震荷载通过基岩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目前坝工建设中最富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坝型之一,其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适应性良好的特点,深受坝工界的青睐。面板堆石坝的高度也在不断的
目前,在众多加固方法中,粘钢加固法因具有施工简单、高强高效、工期短等优点,故而在土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加固工程中,由于受到结构形式、荷载类型以及使用要求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