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滨水地区再开发中的规划问题初探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滨水地区,作为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的空间区域,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发展的有利资源。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地频繁的再开发活动而日益受到关注。在发达国家,滨水地区的再开发从居住、旅游、商业等多个层面上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服务功能。 而在我国的广州,城市发展迅速,第三产业不断扩张,滨水地区再开发的速度加快。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国内外经验的总结和广州滨水地区再开发过程和现状的研究,针对再开发过程中的规划问题,初步得出适合广州滨水地区再开发的规划对策,从而为以后的开发活动提供借鉴和建议。 本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滨水地区再开发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对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和界定。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为下文的分析论述作好铺垫和基础。 第二章: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与实践。论述了国外滨水地区再开发的成功实践和国内外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总结了这些研究为我国滨水地区的再开发提供的启示与经验借鉴。 第三章:广州滨水地区再开发的背景。指出建国初期到80年代初,广州滨水地区作为产业空间存在,近二十年来,滨水地区的再开发频繁。并指出近年再开发频繁的原因,从珠江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景观改造、珠江两岸的再开发与公共空间建设两个角度论述近年的滨水空间发展。 第四章:近二十年广州滨水地区再开发的存在问题。从物质形态、公众利益、地方特色三个出发点分析近二十年广州滨水地区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广州滨水地区再开发的规划对策和实施机制。集中在土地开发供应管理、开发模式、社区建设与公众参与、空间形体组织、实施机制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初步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对策建议。 第六章:个案研究。通过两个典型个案-滨江东高层住宅区的开发和芳村珠江沿岸景观整治的研究,揭示了广州滨水地区再开发的基本现状和发展特点,并从中得出经验总结和思考。
其他文献
少年宫是社会主义国家中一种较好的校外和社会教育机构,曾在社会效益、人才效益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发挥了重要的育人功能。随着全社会对下一代国民素质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少年宫
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人口结构也发生着变化,人口老龄化己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则是老年化问题的核心。而其中居住的室外空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展,广州地区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中,产生了一百三十多个城中村,一直以来,这些城中村以“丑陋的并以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景观、“城市里的藏污纳垢之地”而被人
面对日趋尖锐的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的交通工作者认识到公共交通才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建设高效便捷的换乘枢纽地区是构建公共交通体系的核心环
城中村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特殊国情下,快速城市化的产物,它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区,具有封闭性、独立性和排他性,严重影响以契约关系和业缘关系为纽带的现代城市
珠江三角洲地区河网众多,城市河流承担水利、交通、游憩、生态和城市形象等多项功能。人们傍水而居,逐水而生,造就了独特的城市滨河景观。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