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硒(Se)是人类的基本微量元素,中国约有70%的地区面临着缺硒的问题。富硒化水稻(Oryza sativa L.)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通过叶面喷施硒处理非富硒水稻以生产出富硒大米的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富硒化手段。本文通过盆栽实验对非富硒水稻进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得到糙米总硒含量与富硒水稻糙米总硒含量相近的籽粒。在总硒含量相近的前提下,通过原子荧光对其籽粒各个部位有机硒及无机硒含量做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在相同土壤环境下,富硒水稻根部吸收、转运硒的能力更强,使得其叶片和籽粒当中的硒含量显著高于非富硒水稻。非富硒水稻的叶片具有吸收、转运硒的能力,但由于其根部差异,导致籽粒中硒含量较低,这是富硒水稻与非富硒水稻籽粒中硒量差异较大的原因之一。2.对非富硒水稻进行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后,籽粒中从胚到颖壳,总硒含量显著上升,有机硒占比下降。在12.5mg/L浓度处理下,糙米总硒含量达到了0.083mg/kg(II优838)和0.070 mg/kg(冈优725),相较于未处理组提高了5.9和8.1倍,达到国家富硒标准0.04mg/kg。但在糙米的总硒中近一半的硒以无机硒的形式储存在米糠中,剩余的部分硒则以有机硒的形式存在于胚和胚乳中。3.通过对糙米和胚乳的有机硒含量和占比分析,得出了不同品种硒处理的最适浓度。冈优725品种糙米最适浓度为5mg/L,II优838品种糙米最适浓度为10mg/L,两品种胚乳最适浓度均为10mg/L。4.通过分析有机硒趋势得到的富硒最适浓度均低于通过总硒含量趋势获得的浓度,因此在生产富硒大米的过程中,通过测定籽粒中糙米和胚乳的有机硒含量来测定水稻最适有机硒浓度比总硒含量重要的多。5.在糙米总硒含量相近的条件下,富硒水稻糙米有机硒占比为74-76%,远高于非富硒水稻的39-52%,在胚乳中非富硒水稻有机硒占比虽然与富硒水稻差异不大,但其有机硒含量远低于富硒水稻,在米糠中80%硒在非富硒水稻中以无机硒的形式存在,而富硒水稻中有机硒占比达到了71%以上。6.在生产富硒大米的过程中,最好是选择富硒水稻,对人体安全,对环境友好,能提高副产品的价值。在选择非富硒水稻进行叶面施硒富硒化处理时,要选择叶片对硒敏感的品种,并控制外源施硒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