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热岛的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上海市11个郊县台1960-2009年逐年逐月气温资料、2007年44气象站空间加密逐时气温数据、上海市1989-2005年四个时相的土地利用数据、以及上海市人口数据,研究了近50年来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对上海市城市热岛的影响及城市热岛的时空变化格局,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近50年上海市气候存在变暖趋势,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增加趋势分别为:0.379℃/10a、0.332℃/10a和0.427℃/10a,最低气温的增加趋势明显大于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冷暖期,冷期为1960-1990年代,表现为气温负距平,暖期为1990-2009,表现为气温正距平,冷暖转变发生在1990年初期,转折点与上海快速城市化时间基本吻合。2、50年来上海市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温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同,存在明显的冷暖期,但冬季气温变暖趋势明显提前。3、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均对气温升高有贡献,气候变化贡献大于城市化贡献,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1990-2000年上海市气温受城市化影响较大,城市化主要影响最低气温。4、上海近50年的热岛强度呈增强趋势,增速为0.29。C/10a。而市郊热岛强度随郊区城市化增加而减弱。5、上海市城市热岛在季节和日尺度上的时空分布特征为:秋、冬季热岛强度较强,在夏季热岛强度较弱;一天中,最高热岛强度发生在晚上20:00至次日05:00之间,热岛强度白天远远低于夜间;白天14:00热岛面积最大,呈多岛现象,热岛中心主要集中郊区,其他时刻(02:00、08:00、20:00)的热岛面积较小,高温区集中分布在市中心区域。6、户籍人口与热岛强度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每增加1百万人城市热岛强度增加0.32℃;城市热岛强度与城市景观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景观格局对气温存在很明显的影响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界定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绩效的概念。通过对陕西省科技创新平台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根据陕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绩
李白诗歌不仅具有浪漫主义因素,还具有较多的现实主义因素。从表现题材看,李白的政治抱负及对诗歌功用的认识决定其作品并不缺少对现实的深切关怀;从创作手法看,由于李白性格及诗
以吉林省九台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介绍了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种类、数量及国家重点保护和"三有"野生动物状况,分析了脊椎动物的区系特征,进而阐述了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策略
本文探讨韩礼德的语言教学思想和对语言教学的论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应用语言学不是一个学科 ,而是一个主题 ;语言学对语言教学的作用是提供描述 ;语言教学的最佳过程
随着计算机网络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技术在为人们提供了方便的同时,黑客入侵也不断出现,信息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计算机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防止大规模计算机安全
近年来,随着智能交通和物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汽车信息服务系统作为汽车信息服务“门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汽车信息服务系统不仅要实现“人—车”之间良好互动,更要无缝
萨格纳克(Sagnac)传感器可用于监测围栏、管道、输电线路等振动信号.通过Sagnac振动传感器定位的原理,提出了采用函数信号发生器驱动压电陶瓷来模拟宽频入侵振动信号,从而确
【目的】深入了解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分解程度枯落物的土壤酶活性,为促进枯落物分解、加速养分循环、缓解地力衰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发育阶段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