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资本在企业经营中的效用更加突出。研究隐性知识资本化的风险管理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知识资本管理理论;有利于科学评估与计量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有利于企业规避隐性知识资本的风险。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本文将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产权理论等相融合,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统一、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融合等方法系统分析隐性知识资本含义及特点,研究隐性知识资本化过程中的风险产生、关键风险因素的辨识及其管理方法,构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隐性知识资本化模型及风险预警系统,提出规避隐性知识资本化风险的策略与措施。
隐性知识资本化是指隐性知识作为一种可计量的独立资源被投入企业,成为企业实收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资源的价值确认过程和知识资源的形式转化过程。主要包括企业的技术知识资本化、人力知识资本化、管理知识资本化和市场知识资本化。
隐性知识资本化的风险总体分为内在风险、技术风险、人为风险、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5类。通过47个风险评价指标可以全面评估隐性知识资本化的风险。企业需要重点监控8种重点风险:技术适用性风险、技术市场化风险、价值评估系统风险、激励机制设置风险、市场网络稳定性风险、商誉估值风险、组织架构科学性风险和价值评估准确度风险。
根据风险评价矩阵Y,(y1,y2,…,ym))可以确定某一隐性知识资本化方案的绝对风险等级;根据矩阵E(E=(e1,e2,…,en))中的元素e1,e2,…,en的风险总排序值可以确定各隐性知识资本化方案的相对风险大小。
隐性知识资本化风险管理的总目标是在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框架内,建立有效的隐性知识资本化风险防控机制,使在隐性知识资本化结果最理想的期望下企业付出的风险成本最小,在资本化风险一定的前提下资本化结果最佳。
风险防控的策略包括风险预警策略、风险组合防控策略、总体风险最小策略以及财务防控策略。风险防控措施包括:建立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实现全面风险管理;消除有关隐性知识资本化的法律障碍,建立健全资本化的相关法律;不断创新资本化的知识,延长知识的生命周期。关键措施是更新相关组织和个人的风险观念,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资本化制度以减少固有风险。
隐性知识资本化风险的防控需要包括政府、社会和中介机构等外部支持系统和包括公司股东会、董事会、财务审计等内部支持系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