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全流通时代A股市场的经验数据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qi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财务理论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正常情况下,公司在融资时会采取留存收益—债务融资—外部股权融资的顺序,以便保持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在我国,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公司治理结构混乱,监管手段落后等原因的存在,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极为低下,而且普遍存在股权再融资偏好。再融资是上市公司继IPO(首次公开发行)后获取资金来源的一种途径,08年年初平安、浦发巨额再融资引发 A股市场的巨大跌幅使得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再融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规模可以与IPO(首次公开发行)的规模相媲美,但是上市公司再融资后的经营绩效表现却是国内外学者争议较多的话题,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本文选择全流通时代的股权再融资作为研究对象,用实证的方法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经营绩效进行研究,分析股权再融资是否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并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政策的调整和再融资方式的选择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本文在分析全流通时代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模型,以2007年增配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上市公司增配股前一年、增配股当年、增配股后三年五个年度的经营绩效变化情况,分别对其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进行了统计描述性分析,分析股权再融资前后这些指标的变化。同时选择2006年—2008年A股市场316家增配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资本结构这五个方面选取相关的财务指标,分别计算增配股的上市公司在增配股前一年,增配股当年及增配股后两年的经营绩效得分,检验增配股前后经营绩效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股权再融资并没有真正的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反而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融资机制存在缺陷,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和大股东控制,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强化对筹集资金的监管力度,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其他文献
物理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物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初中物理知识以力学、电学为主,尽管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物理知识,但是很多物理概念和原理都是比较抽象的,学生
期刊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因素己日益成为企业最具开创性和潜力的资源,企业能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地生存与发展、并占据相对优势地位,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起
中国的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绝对主导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民营企业承载了越来越大的责任,它不但解决了中国大部分就业问题,
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门艺术,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包括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意义.课堂结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一个充满艺术的结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期刊
随着企业越来越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企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财务风险。还有众多大型集团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不利的巨大冲击。大量的事实都证明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传递给学生,通常使用满堂灌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机械模仿和记忆,缺乏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理解时间,导致教学效率越来越低.与此同时,由于初中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想要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需求进行分析,转
期刊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政界、学界与业界普遍关注的对象。以知识创造为核心的三重螺旋模型是创新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面对我国专利
日益增加的创业活动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为改善就业环境和开拓新的工作岗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虽然创业活动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现实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