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后,文化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凸现,文化外交作为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欧盟是当今世界发展最成熟的区域性组织,也是当今国际上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历来就把发展对欧关系放在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位置,随着中国与欧盟政治、经济关系的顺利发展,我国对欧盟开展的文化外交进行的也是如火如荼,双方在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合作。本文的重点就在于对冷战后双方文化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全文分为四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本部分对建国后中国对欧洲各个国家开展文化外交的情况分时期进行归纳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欧盟开展文化外交主要是指对西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开展的文化外交。该部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中国对西欧国家开展文化外交的开创和探索时期(1949-1966年);其次是遭受严重破坏时期(1966-1976年);最后是逐渐恢复时期(1976-1990年)。可以看出,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中国对欧洲国家开展文化外交的工作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第二部分:冷战后,中国对欧盟各国开展的文化外交步入到一个更加繁荣的崭新阶段,面临着不少机遇,这是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这部分将从这一阶段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方面的有利条件来分析中国对欧盟开展文化外交面临的机遇。如国际局势的相对和平,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发展顺利,我国的政局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增强等,这都为我国与欧盟文化外交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第三部分:这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对欧盟文化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及问题。中国对欧盟文化外交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也面临着一些阻碍和挑战,如中国威胁论、文化霸权主义、双方的贸易和军事摩擦、双方在诸多方面存在不对称性、美国因素等,都影响着双方文化外交的良性发展。然而,即使面对这些阻碍和挑战,由于国内与国际的整体环境是好的,中国对欧盟文化外交的发展必将会克服这些困难阻碍,朝着共同的目标,不断向前发展。第四部分:这部分主要论述冷战后中国对欧盟开展文化外交的实践探索。冷战后,中国同欧盟各成员国的文化外交不断向纵深发展,实践中不断创新,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一是,文化外交的规模和范围空前扩大;二是,文化外交的形式更多样渠道更宽广;三是,孔子学院纷纷落户欧盟国家成为文化外交的新载体;四是,一系列文化外交新活动开展的成效显著;五是,文化外交的新主题越来越明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