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背景下,京津冀的科技创新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没有形成具备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区,其原因值得探究。科技创新空间溢出是指科技创新具有外部性,可以被无偿使用从而实现社会收益递增。国内外研究证明,这种溢出效应在相邻区域作用显著,是实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理论上在空间紧密相连的京津冀区域应当受溢出效应影响而实现区域科技创新发展,但现实中区域科技创新不均衡问题突出,并且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低。因此本文将检验京津冀科技创新空间溢出效果,并在考虑空间溢出的基础上分析如何促进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经济动能转换的阶段,传统影响因素解释能力不足,因此本文将科技服务业纳入研究范围,希望能够对科技创新有新的探索。在文献梳理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京津冀科技创新空间溢出机制。认为区域内拥有创新源(北京市)、溢出空间(津冀)、空间梯度(科技创新位势差)以及联系通道(高速交通网络、物流运输网络、信息通信网络等组成的人流、物流、资金、知识流动渠道),已经具备空间溢出的前提条件。随后本文以区域内十三个地市的专利申请量为科技创新的代理变量,进行全局和局部自相关检验以分析该区科技创新空间关联及溢出效应,发现在地理距离权重下区域内存在负的空间关联关系,城市间科技创新无溢出效应;经济因素作为权重时科技创新存在溢出效应。科技创新空间溢出作为一种经济地理现象,说明相较于地理空间的临近,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区域的科技创新交流更频繁,溢出效果更强。这也说明缩小京津冀经济差距有力利于促进地区间科技创新交流,提升京津冀空间溢出水平。在考虑科技创新空间溢出影响的前提下,本文采用了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研究京津冀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科技服务业作为新经济的基础设施,对于科技创新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将其纳入影响因素。进而从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支持以及四个方面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本文结合京津冀协同规划的大背景给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