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古代建筑中关于数的观念之比较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ongno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探索重拾建筑“场所精神”的问题,即尝试从东西方“数”的观念发展史中所形成的世界观,宇宙观来溯源其各自美学观念以及人文精神的脉络:西方主要是古希腊的科学理性与希伯来传统;而东方则是以河图洛书为肇始的《易经》传统,以及这些传统与思维方式在建筑上的反应,比如特定比例以及图形的运用与符号意涵数理哲学,以及音乐中所包含的“数”等等的运用以及他们使用这些设计方法所尝试达到的目的。试图还原并将现代人代入古人全息复杂的世界中去,解释其相应方法论的生成机制,并从中探求其对于今日设计以及处理建筑与周边环境以及宇宙关系的启发意义的可能性。其次,本研究在建筑案例部分涉及了一些有资料可查考的如东方明清建筑与西方哥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中的数字、几何、比例分析以及相关理论著述对其形式的解释,这些包括了天文,宗教,政治,哲学,美学的因素,其中最重要并且在东西方都不约而同所强调的就是“音乐”的要素,但是在建筑中的表达却是完全迥异的。这本质上是由于东西方对于“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各异而导致思维层次不同所致。
其他文献
本文从系统可持续发展观角度,引入工商企业界实践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态效率概念,进而提出了建筑生态效率概念,并辨析了其内涵。应用生态学领域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卓有成效的能值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心区原有的物质环境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城市生活需求。我国目前正处于大规模旧城更新阶段,商业综合体建设是旧城更新中的一项重要
本文首先简要的回顾了西方和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弹性设计的发展脉络,通过对西方弹性设计实例与方法理论的收集整理,及对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体系所蕴含的弹性思想的挖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对于各个国家和区域的城市体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一方面,全球化导致空间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世界城市体系的重组,以“产业链”为特征的空间经济结构正在
建筑虽然是三度物质空间,但是建筑的自身存在以及人对它的观察、体验,都具有时间因素的作用。一方面,建筑在时间的流淌中其功能、空间、形态和意义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连续性变化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大多数城市是经由“自上而下”的方式规划建设的。虽然这种途径快速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也缺失了传统“自下而上”方式发展起来的城市所具有的自然
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H.A.Simon将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问题表现为新颖、无结构、具有不寻常影响的程度,处理这类问题没有现成的程序。在规划决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住宅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建立良好的室内风环境及较高标准的室内空气质量环境成为发展我国生态住宅的当务之急。本
本文从几何学分类出发,探讨单曲面这种相对独立的形态如何应用于体育馆的屋盖设计。一方面列举具备单曲面形态的结构类型,从本质——结构受力原理分析形态的成因,归纳各类型的形
学位
本论文的选题是“乡镇形态结构演变系列研究”的一部分,它是针对不同研究对象而独立存在的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的人口依旧生活在农村。而目前,我国农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