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汉语基督教赞美诗集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目前对于基督教文献的研究开始逐渐增多,特别是在韩南教授开始对传教士小说进行专题研究之后,整个学术界也开始逐渐对传教士文学进行研究,尤其是对传教士小说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对于赞美诗集的研究还比较欠缺,而且与其他馆藏书目相比,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这批赞美诗集的版本还是比较稀缺的,因此对其进行梳理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汉语基督教赞美诗集的研究,对中国基督教赞美诗的发展情况做一个梳理,从文学角度切入对哈佛-燕京馆藏的汉语基督教赞美诗做更深入的研究,主要分三章来探讨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的基督教赞美诗集的学术价值。第一章是对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的基督教赞美诗集资源的介绍,对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历史以及馆藏资料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与世界上馆藏资源比较丰富的图书馆以及记录比较详细的图书目录进行了比对,以突出这批资料的珍贵性。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资料搜集可追溯到1879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是西方世界大学图书馆中拥有东亚研究资料馆藏最多的图书馆了,这里拥有众多来华传教士编著的各种汉语资料,这其中也包括众多传教士参与编著的汉语基督教赞美诗集;与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牛津大学博德莱安图书馆、伟烈亚力、季理斐、雷振华等人的目录相比,有其独特的价值。第二章是对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基督教赞美诗集的详细介绍,哈佛-燕京图书馆藏的基督教赞美诗集一共有三十多部,年代集中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这也是基督教赞美诗集刚刚开始在近代中国兴起的时期,本章会对中国基督教赞美诗进行一个历史溯源,接着会把哈佛燕京馆藏的赞美诗集分为中文基督教赞美诗集和方言基督教赞美诗集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论述,并对富有代表性的、并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不断修订的赞美诗集来着重展开论述。第三章主要是对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的基督教赞美诗集文学价值的阐述,哈佛燕京馆藏的汉语基督教赞美诗集虽然有一大部分是传教士及其助手编译的,很多内容都是对《圣经》内容的再现,但在诗集的编译过程中融入了本土化的语境,可谓是中西文学交融的产物,而且这些赞美诗中有很多语句重复的现象,并且这些赞美诗集中方言、白话的应用是对晚清现代中国文学发展的顺应,这些赞美诗集对晚清“诗界革命”有一定的影响,是现代中国文学发展之先驱。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出现的“新现实主义”和“底层文学”是转型期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两种主要形态。它们的产生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与文学自身的转型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联
父亲是家庭中重要的伦理角色,从伦理秩序到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等都拥有支配地位和权威,有着坚实的现实及历史的文化根基。中国电影中父亲形象得到了前所未有多方位的展示。本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