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橡胶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单一胶种很难具备全面的性能,因此将橡胶进行共混改性,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其缺陷,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共混胶是橡胶工业发展的趋势。本论文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比例的二元乙丙橡胶(EPR)/苯基硅橡胶(MPVQ)共混材料,研究了不同组分比例对共混胶硫化、力学、加工、热老化、阻燃等性能的影响,对体系中两种橡胶的相容性作了一定的评估;选用氢氧化镁(MH),氢氧化铝(ATTH)作为阻燃填料,研究它们对共混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利用硬脂酸(SA),硅烷偶联剂KH570对MH、ATH进行表面改性,比较分析了阻燃剂改性前后对共混胶阻燃、硫化、力学、热性能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制备不同共混比的EPR/MPVQ共混胶材料,使用过氧化物双2,5作为共混胶的硫化剂,最佳用量2phr,最佳硫化温度为170°C;当MPVQ用量增加时,胶料的硫化速率变快,扭矩下降,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逐渐下降,共混胶力学性能变差;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的结果显示EPR/MPVQ共混胶均只存在一个玻璃化温度Tg,说明了两相之间良好的相容性;通过SEM照片可观察到两相之间光滑的断面,KH570的加入导致共混胶表面变得光滑,分散均匀;随着体系中MPVQ的比重不断增加,共混胶耐热性能逐渐提高,热老化性能越来越好,阻燃性能也得到显著改善。(2)将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加入到EPR/MPVQ共混胶体系,研究其对共混胶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MH和ATH填充量的增大,共混胶的硫化扭矩增加,力学性能损失变大,共混硫化胶的热稳定性提升,热老化性能也轻微的变好;MH和ATH的加入明显改善了共混材料阻燃性能,达到50phr以上开始具有特别显著的阻燃效果。当MH和ATH用量均达到50份时,与未加阻燃剂的空白样相比,极限氧指数LOI由27.6分别提升到39.2和38.6,总热释放量从62.31MJ/m~2分别降至34.46MJ/m~2和35.17MJ/m~2,成炭率从38.0%分别提高到59.7%和59.8%。(3)采用硬脂酸和KH570对MH和ATH进行表面改性,FTIR结果显示SA和KH570均成功包覆到MH和ATH的表面;接触角测试显示经改性后的MH和ATH的的疏水性得到显著改善,经SA和KH570改性后MH的接触角分别从15°增加到49°和57°,ATH的接触角从8°增至46°和55°。将改性后的MH和ATH加入到EPR/MPVQ材料中,当添加量为20份时,材料的硫化扭矩变大,机械强度有所增加。改性MH和ATH的掺入对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提升,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变好,材料的阻燃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其阻燃性能接近于添加50phr未改性MH和ATH的共混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