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本科临床护理学教材编委学术水平的主要构成要素,分析本科临床护理学教材编委学术水平现状,构建系统、科学、合理的本科临床护理学教材编委学术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为教材质量评价和编委遴选等教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本科临床护理学教材编委学术水平;研究方法应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探讨构建教材编委学术水平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并进行指标初拟和内涵确定;运用Delphi法,进行指标的初筛;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采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指标体系、效度检验、实证研究和分析;运用Excel 2003及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1.构建了以专业学术基础、教的学术水平和研的学术水平三个维度为主要结构且具有层次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23个和三级指标51个;两轮调查专家对指标赋值的变异系数趋于减小,协调系数趋于增大,表明专家组对指标意见协调程度逐渐增高,集中趋势愈加明显,指标筛选合理。2.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值。运用层次分析法,利用重要性均数差值分的高低确定Saaty标度,构建判断矩阵,采用方根法确定权重和最大特征根,并进行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0.559、0.352、0.089,并利用概率乘法原理计算出各级指标的组合权重。3.专家组选择合理,调查结果的可信性高。通过对专家组基本情况进行定性分析,以及对专家组权威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专家群体权威系数值分别为0.944和0.81),结果表明专家组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层次性和权威性;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62.9%和76.4%,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专家比例为32.4%,采纳率为71.4%,说明专家对本研究有很高的积极性和关切度;调查总体指标专家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32和0.379(P<0.01),说明专家意见协调性好,调查结果可取。4.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分析咨询专家的可靠性、表面效度以及内容效度等显示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效度。5.实证研究结果可靠性较高。合理的指标内涵与等级的划分,可靠的指标参数信息来源,科学的计算方法,保证了实证研究结果的可靠。经实证研究,《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和《健康评估》等五种本科临床护理学教材编委学术水平的分值分别为:6.18,43.6,48.4,7.22和12.1。研究结论1.构建了本科临床护理学教材编委学术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且覆盖面较广、合理、有效、可信;2.实证研究显示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可靠性相对较高、可行性较好。建议1.将教材编委学术水平纳入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作为教材编委的遴选条件之一;2.进行教材编委遴选和教材编委学术水平科学评价时,需要特别重视其知识结构、教材相关经历和教学相关研究成果等;3.重视教材编委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材编委教与研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教学研究水平。本研究创新之处将本科临床护理学教材编委作为一个研究整体,科学建立学术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完善和弥补目前教材评价研究的不足。继续开展本研究的设想1.进一步科学完善评价指标要素;2.建立教材编委学术水平资料动态数据库;3.建立教材编委学术水平计算机辅助评价系统,简化评价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