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史视野下的秦汉算数书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r34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汉时代上承夏商两周,下启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社会的开创时期。诸侯之秦国通过统一战争成为秦帝国,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状况,在疆域上建立了规模空前的统一国家。同时,秦帝国对统一后的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制度改造。政治上推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确立皇帝制和郡县制,废除前代分封,实行集权下的官僚政治;经济上废除井田,确立新兴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农业为基础的国民经济,将全国民众纳入农业生产管理体系中,重农抑商;文化上书同文行同伦,融合齐鲁、荆楚、郑卫、三晋等地域文化,统一奉行以法家思想为主导的秦文化,法制与大一统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汉承秦制,基本继承了秦帝国创立的国家构造骨架和大部分规章制度,并把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建设事业推向一个高峰,扩展了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积累了更加丰厚的物质财富,在融合各个地域文花的基础上,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了华夏民族的精神文明,深深得影响了中国其后2000多年的历史走向。这种统一与融合也给处于这个时期的算、数著作和数学学科发展打上深深的烙印,以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管理为基本内容和载体的应用数学成为秦汉数学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数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和农业生产管理。这些数学知识、理论被当时的人们记录下来,成为中国古典数学的组成,流传下来的文献则被称为秦汉“算”书、“数”书。秦汉时代的算数书大多以农业生产和农业管理活动为书写载体,书中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多来源于当时的农业社会生产实践,并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为目标。比如土地形状的命名,土地面积的计算和计量单位的命名;粮食加工脱壳比率换算和计量单位的命名,粮食的缴纳、运输、储存和发放;牲畜的买卖;关税的抽取;纺织品的生产制造与交易;竹、漆、瓦、羽矢的制造;城池、沟渠、堤堑等穿地工程的施工与相关的徭役征发。大一统国家社会化的农业生产与管理提出了大量的数学理论问题,涵盖整数、分数的计算,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测算,变量的运筹分配以及度量衡单位的统一,各级官吏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才能对这些日常管理的实际内容进行游刃有余地处理。这些算数书有的直接由国家编纂,历经千年流传下来,有的出土于当时地方官员的私人墓葬中,其史料价值不言而喻。对于我们探究秦汉时代的社会生活具有较大的帮助,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传统史料的不足。秦汉时代的算数书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其来源于农业生产与管理实践,也直接应用到现实的农业生产生活与管理中,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与发展,也影响了秦汉之后中国算数专着的书写模式,应用数学成为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方向之一。秦汉时代的算数书也把星象、历谱、五行、阴阳等神秘主义内容从先秦数术大类知识体系中分离出来,以鲜活的大农业生产作为数学理论发展的载体,将数学知识往大众化、世俗化、去神秘化的方向引导和发展,普及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增长了人民的智慧。
其他文献
近代上海黑社会是一个成员众多、规模庞大、破坏能量巨大、影响甚为广泛的犯罪群体,由于其徒众分布广泛,又缺乏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造成了其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帮派林立,苏北帮、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