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长石作为主要的造岩矿物种属成员之一,其典型的特殊光学效应(晕彩效应)使拉长石表面呈现出变幻美丽的晕彩色外观,是其作为宝石矿物品种成员的最主要原因。拉长石的晕彩效应具体表现为,随着光源入射角的转动,宝石表面所呈现的颜色色貌将发生动态变化,从而产生虹彩般的视觉效果,不同程度、质量水平的晕彩效应将直接对拉长石的市场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而如何对拉长石的晕彩效应作出科学分析以及质量评价,学术界尚未对此作出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研究。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拉长石晕彩色成因的认识仍保持着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但就其由于内部结构与表面入射光发生干涉作用而导致其表面干涉色(晕彩效应)的这一颜色成因机制,基本上达成一致。鉴于此,本文将首先进行与前人学者一致的研究步骤,结合仪器测试的实验结果,分析并验证到底是哪一类型的拉长石内部平行结构体对入射光形成了干涉作用,从而导致的晕彩效应,以及该内部平行结构与拉长石晕彩色的基本关系;紧接着,基于这一关于拉长石颜色成因的验证分析结果,本文将进一步在色度学方面,对拉长石表面所形成的晕彩颜色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色度学研究。晕彩拉长石表面的颜色会随着光源入射角度的改变而发生色貌上的动态变化(晕彩效应),而动态变化过程的核心在于“变”,所以其发生变化的“方向”与“程度”是评价其变化效果好坏的关键参考因素。鉴于此,本文通过选择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CIE1976L~*a~*b~*均匀色立体空间表色系,对拉长石晕彩色色貌参量(色调、彩度、明度)的变化进行量化分析与研究。首先,通过对拉长石样品的典型晕彩色取样,并将其划分为三个不同主色调的三大颜色(蓝、黄、绿)系列,然后再分别对不同颜色调中的晕彩色样本进行分级与质量评价,从而建立起拉长石晕彩色的评级体系。紧接着的第二步,本文将结合上一步的颜色分级结果,对拉长石晕彩色在不同光源照射角度下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分解以及量化分析。即通过对“颜色等级”与光源入射角之间的数据分析,研究其晕彩色貌发生变化的“方向”;又通过对其颜色参量的“色差值”与入射角数据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进而得出有关其晕彩色貌发生变化“程度”的研究结果。结合以上两点,对拉长石晕特殊光学效应(晕彩效应)作出科学合理的量化分析,并初步建立拉长石晕彩色的质量评价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