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向互动教学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教学方法。它以学生身心的整体性发展为教学目标,以课堂多因素之间的多维度多层面的活动交往为教学形式,对深化课程改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介绍“多向互动教学法”的涵义、特征等,指出“多向互动教学法”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下,主体与主体间、主体与客体间交互作用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其中互动类型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教学素材互动”、“师生-教学环境互动”以及“师生-教学因素互动”等。“多向互动教学法”具有多元交互性、自主参与性、创新开放性、民主平等性的特征。第二部分阐释了初中历史课堂实施“多向互动教学法”的必要性。“多向互动教学法”尊重学生,注重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另外实施多向互动教学法能够满足初中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化的需求,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第三部分对初中历史互动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和原因分析。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互动意识薄弱、教学互动内容停留在知识层面、忽视开放性等。本文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教师绝对权威没有消解、历史教师对互动理解和实施存在偏差、初中历史的“弱势”地位未发生改变等。第四部分是关于初中历史“多向互动教学法”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设疑引思,激发互动”、“创设情境、引导互动”、“讨论解思,参与互动”、“联系社会,互动合作”四个“多向互动教学法”操作环节,根据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最后指出实施多向互动教学法应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匹配、重视课堂生成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