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民间金融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它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正规金融部门与民间金融部门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快速发展并不断壮大。目前己经形成了两者双轨运行的二元金融体系格局。我国经济,特别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现行金融体制加快改革步伐,正确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因此,如何看待民间金融,如何理解民间金融影响正规金融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如何规范民间金融以提高金融行业整体效率,对我国经济金融有效运行有着指导性作用。研究表明,民间金融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不足的是,已有研究大多是案例分析和理论推导,对民间金融如何影响正规金融并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显得不足。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了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通过对比我国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论述前者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分析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把二者之间的互动作用拆分为“资金流入作用”和“资金流出作用”,前者描述了正规金融对民间金融的正向影响;后者导致了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的间接推动。然后本文按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把民间金融划分为“良性部分”和“黑色部分”,分两方面论述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选取θ值法测定我国民间金融规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有着单向推动作用;(2)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是利大于弊的;(3)根据模型预测,在未来数年,民间金融、正规金融和经济水平都将持续增长,但其发展速度不完全一样。最后,本文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间金融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分监管部门层次和民间金融组织层次给出了相关建议。